本报讯(记者孙阎河)昨日,记者从市人民医院获悉:近日,该院肿瘤内科演讲团队在“GPM(癌痛规范化治疗)最强音演讲对对赛”豫北赛区的比赛中,获得一等奖。近期,该科演讲团队还将参加河南省赛区的比赛。
据介绍,癌痛是最常见的肿瘤相关症状之一,约有三分之一接受治疗的癌症患者出现疼痛,超过三分之二的晚期癌症患者伴有疼痛症状;约50%的疼痛级别为中度至重度,其中30%为难以忍受的重度疼痛。临床医生还发现,急性疼痛常伴有心血管、呼吸、消化以及代谢、内分泌甚至免疫改变,而慢性疼痛常伴有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改变。所以,上世纪末,有医学专家提出,将疼痛列为心率、血压、脉搏、呼吸之外的第五大生命体征,并在国际医疗大会上呼吁“消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发展不平衡,仍然存在镇痛不足、对阿片类镇痛药成瘾的过度恐惧、镇痛药物选择及结构不合理、误认为杜冷丁是首选强效镇痛药等问题。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肿瘤规范化诊疗管理,提高癌痛规范化治疗水平,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2011年,原国家卫生部开始在全国推进创建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项目。从2014年开始,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主办了“GPM(癌痛规范化治疗)最强音演讲对对赛”,在全国范围内选拔优秀的癌痛病例演讲者。
近年来,市人民医院肿瘤内科高度重视癌痛的治疗,在癌症患者入院时就建立疼痛档案,按照10分制的标准,对患者进行首诊疼痛评估,确定患者的疼痛级别。然后,根据患者的疼痛部位、疼痛程度、疼痛性质、病史、治疗史,确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在治疗过程中结合患者的反应重新评估疼痛级别,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争取在患者入院24小时内,让患者的疼痛级别降到3分以下的轻微疼痛,甚至不疼痛。同时,该科还加大培训力度,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业务交流,以提高医护人员对癌痛治疗重要性的认识;建立医护合作机制,由护士积极收集并反馈患者疼痛的资料,然后医生及时将治疗方案交由护士落实;畅通医患沟通渠道,对每位患者进行科普宣传,使其打消对药物依赖的恐惧感。经过不懈努力,如今,该科98%以上的癌痛患者都能在入院24小时以内,将癌痛级别降到3分以下。
在今年的“GPM(癌痛规范化治疗)最强音演讲对对赛”中,该科演讲团队以良好的表现在全市比赛中夺得第一,代表我市参加了豫北赛区的比赛,同时参加豫北赛区比赛的还有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乡市中心医院、安阳市肿瘤医院、濮阳市油田医院及鹤壁市人民医院等实力强劲的团队。比赛中,各队分别围绕癌痛规范化治疗这个主题,对临床工作中的好病例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和解读,将癌痛治疗理念、吗啡滴定、肿瘤治疗临床经验等内容穿插其中。经过3个多小时的激烈角逐,该科演讲团队以丰富的临床经验、严谨的治疗态度、精彩的临场发挥,顺利夺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