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手机支付越来越发达,人们可以简单快捷地通过电脑和手机进行转账、充值购物、信用卡还款、打车、水电煤气缴费甚至投资理财。然而方便的同时,由于涉及大量资金进出,支付宝钱包、财付通、百度钱包等第三方支付也成了一些不法分子盗窃、诈骗的新目标。近日,我市连续发生通过第三方平台支付被骗案件,广大市民要提高警惕。
案件一:
4月25日16时25分,吉某报案称:4月25日11时许,他到银行咨询其信用卡还款是否到账,工作人员建议其在百度上查询一下“微信零钱包”的客服电话进行咨询。吉某查号后打通电话,人工客服问其微信零钱包是什么时候转的钱,还询问其绑定的银行卡和微信号,并让他去银行按照提示向第三方平台进行转账操作。吉某先将微信绑定银行卡里的8860元转走,随后又去建设银行,依然按照上次程序进行操作,将4040元钱进行转账。但他最终发现钱并未到账,共被骗1.29万元。
案件二:
4月24日,谢某报案称:4月10日,他在某网站上购买一相册,直至4月24日卖家都没发货。4月24日15时许,谢某准备投诉该卖家,就在百度上搜索该网站客服电话。他拨通此电话向对方说明情况后,对方称可以申诉,但需要实名认证。随后,对方在电话中以实名认证为由,要求谢某按照其提供的程序进行操作。当日16时许,谢某在一工商银行ATM机上通过手机银行向第三方平台进行了认证,卡上的3328元钱随即被转走。
警方提醒:
第一,QQ、微信好友要求转账时,应先通过电话确认对方身份。第二,对于中奖、补贴、优惠等陌生信息、链接、压缩包不要轻易回复、点击,以防木马钓鱼;不登录来源不明的免费WiFi。第三,将普通账户密码及支付密码分开设置,支付密码应设置安全系数较高的密码。第四,手机使用中出现长时间没信号或无法使用时,警惕是否被他人补办了自己的手机卡,应及时查证个人银行卡资金情况,并采取及时冻结绑定的第三方支付账户、到营业厅补办SIM卡、将绑定银行卡中的钱款转出的办法,降低支付宝被盗刷的风险。第五,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特别是银行卡号和手机号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