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李帅群)演马庄矿改造的可延长钻杆使用寿命一倍以上的钻机卡瓦,焦煤供电处完成的可实现不停电检修、提高瓦斯发电利用率、每年创效达25万元的瓦斯管道专用干式阻火器两开一备方案,赵固二矿设计的成本低、安装方便、能避免钢丝绳弹出伤人和钢丝绳抬高导致车辆掉道的三轮连锁式压绳轮组……这些焦煤集团近期推广的职工科技创新项目,无一例外都出自各单位的职工创新工作室。
笔者近日了解到,面对当前严峻的煤炭市场形势,焦煤集团将职工创新工作室作为全员创新创效的平台,通过完善制度、优化模式等措施,不断加强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创建工作,鼓励广大职工围绕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技术创新,切实推动企业转型发展。
“创新并不是技术人员的专属,一线职工也有很好的构想和高超的技能,我们要吸引一线职工加盟创新工作室,集思广益,共同为企业创造价值高、成效好、有分量的技术成果。”焦煤集团工会工作人员告诉笔者。
据了解,为把职工创新工作室打造成创新成果的“高产田”,焦煤集团充分发挥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多元化职能,利用其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学习活动,凝聚了一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职工。开展技术指导、技能培训活动,通过集中讲授、“导师带徒”等形式,带动职工提高素质、岗位成才。开展课题攻关和“五小”创新活动,解决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开展技术、管理、机制创新研究活动,助推企业提质增效。
焦煤集团还把职工创新工作室作为培养高级蓝领的基地,为企业安全高效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该集团对职工创新工作室进行准确定位,健全完善了涵盖日常管理、资金使用、课题立项、考核奖励的制度、办法,引入内部市场化机制,实行以“核心工作评价、工作业绩评价、实践操作评价和理论知识考核”相结合的“四位一体”综合考评模式,从制度上、体制上保证工作室良性发展,培养出了申麦成、秦志强、李满意等多名高级“蓝领”。张金富是赵固二矿职工公认的能工巧匠,也是被美国派克汉尼汾公司认可的派克液压产品技术服务保养高级技师,近年来,由他完成的大小革新有50多项,其中16项获国家专利,1项填补全国煤炭行业空白,创造经济效益达1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