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书”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把阅读的阵地从纸质图书转移到了手机、iPAD和电子阅读器。其原因无疑是很多的,其中就包括这些电子设备小巧玲珑,携带更加方便。那么,如果出版社把纸质图书也制作成手机或者电子阅读器尺寸一样大小,是否就能够拉回一部分读者呢?答案虽然还不明了,但越来越多的图书出版机构开始进行这方面的尝试,市场上的“手机书”也越来越多。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三七锦:出版社把纸质图书制作成方便携带的小册子,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创意,毕竟纸质图书带给人的感觉以及收藏价值都是优于电子书的,相信纸质图书的明天会更美好。
@工程师-作家-湖南女子学院张闻骥:爱读纸质书者,不会在乎书的大小。否则,即便做成“手机书”也难以吸引不爱纸质书的读者。
@落雪怎无痕:把纸质图书制作成手机或者电子阅读器大小根本不现实,一个电子阅读器能容纳海量信息,这是纸质图书不能比拟的。试想一下,一套《红楼梦》做成电子阅读器那么大得有多厚!恐怕没法阅读。所以,纸质图书和电子产品各有各的优缺点,难分优劣。
@河北白帆:市场上越来越多的“手机书”,有效地解决了年轻人整天忙于工作、无暇长时间读书的难题,他们只要有空闲,可以随时随地阅读,虽然时间较短,但一年累积下来也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因此,“手机书”应该会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市场前景广阔。
@曲微丹:虽然“手机书”在外观上与手机相似,但是阅读效果却大相径庭。“手机书”再方便小巧,阅读起来也不如电子阅读器。所以,我认为“手机书”的推出,解决不了关键问题。
@kellykeron:其实,只要是读书,不管什么形式,都可以接受。毕竟,我们在乎的是内容,而不是载体,“手机书”有何不可?
@清静晓梅:手机阅读方便快捷,的确不错,但传统的纸质读物也有其特点,各有千秋。对我个人而言,更偏爱手机阅读,因为太方便了。
@樊耀文微博:手机之所以吸引年轻人,在于功能的多样性,阅读只是手机的功能之一。而出版“手机书”是邯郸学步,虽然携带方便但不会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
@龙腾四海112:即便照着手机屏幕的大小原版复制,依然不会有什么效果,因为它毕竟是本书,你可以随时随地带着手机,却不可能时刻带着书。另外,手机阅读选择较多,“手机书”则较为单一。
【下期话题】
公路收门票
草原天路位于河北省张北县和崇礼县交界处,是连接崇礼滑雪温泉景区和张北草原的一条重要通道,全长132.7公里,2011年年底建成。这条路通车后并没有什么名气,2014年,有摄影爱好者偶然发现公路美景,在网上贴出照片后,各路旅游爱好者才纷至沓来,以至于路边随意停车拍照的游客常常把公路堵死。鉴于此,5月1日,张北县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发布了《张北县物价局关于草原天路风景名胜区门票价格的批复》,确定草原天路开始收取门票,门票价格为50元/人次。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郭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