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产经观察丨市场卫士 上一版3  4下一版
研究新问题 谋求新发展
“小不点”蕴含大商机
图片新闻
市工商局服务经济发展措施实效果优
批发零售业最受我市投资者青睐
图片新闻
市工商局强化农资市场监管
马村工商分局 推进市场主体年报公示工作
市工商局 开展城市道路安全畅通综合整治
博爱县工商局优化服务促企业发展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6 年5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研究新问题 谋求新发展
——我市工业转型路径再探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记者 孙国利 李 秋

  煤炭储量从曾经的90多亿吨锐减至现在的五六亿吨,焦作一度被贴上“老黑丑”的标签。现在的焦作,成了人们眼中的“新绿美”。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项目带动战略,工业经济持续平稳发展,总量不断扩张,质态不断提升,已经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这几年,焦作无时不在转型、无处不在转型。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就是突出转型。其意义在于解决焦作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推动焦作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在于发挥焦作核心区的作用,积极探索两不牺牲的“四化”协调发展之路,为河南省发展做出了示范;在于探索资源枯竭之后城市如何发展,为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做出了示范。

  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市产业层次低、创新能力弱、要素制约加剧等矛盾尤为突出,加快工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

  产业结构不优。产业结构明显偏重,重工业所占比重始终较大。我市规模以上重工业和轻工业所占比重甚至从2012年的63.4比36.6,上升到了2015年的65.7比34.3;初级产品、粗加工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终端产品少,大部分产品在产业链的前端、价值链的低端;产业结构分散,链条不完善,本地配套能力不强,集中度差,企业间关联度低;高能耗行业占比大。2015年,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等六大高耗能行业完成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34.8%。

  企业组织结构不优。从全省百强企业看,我市数量仅有5家,而兄弟地市中,郑州为15家,新乡为10家,洛阳和安阳均为9家,且我市排在首位的风神轮胎仅居于百强的第56位;从百高企业看,我市数量有8家,而郑州为22家,洛阳为10家;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看,我市规上工业企业数量为1205家,排在全省第九;从企业外向度看,尽管我市进出口总额位居全省第二,但与排名第一的郑州相比,差距巨大。2015年,郑州进出口总额为570.3亿美元,进口、出口分别同比增加30.5%和17.2%,而我市2015年进出口总额仅为20.6亿美元,进口、出口分别同比下降23.6%和13.5%。

  创新能力不强。从高新技术企业看,我市2015年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1家,但近年来高新技术企业数平均增长率仅为9.9%。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看,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我省共有9家,近年来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平均增长率我市为13.5%。近6年来,我市制定、修订国家标准为34个,行业标准23个,省地方标准仅为7个;从发明专利授权量看,近年来我市平均增长率为9.1%。

  要素制约影响产业发展。产业集聚区基础和配套设施支撑能力弱,后续发展空间小。土地供应紧张成为常态,部分产业集聚区发展空间有限,已基本摆满;资金约束影响企业发展,企业直接融资比例低,融资渠道不畅、担保体系不健全,融资担保能力有限,融资成本居高不下;城区工业布局分散,发展空间小。目前,在城区东、西各有一个产业集聚区,南有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除北边太行山,已形成工业围城局面,存在着城区环保压力大、城区工业集群效应差、调整规划难度大等问题;重大建设项目少,尤其缺乏有重大影响力的基地型项目,发展后劲明显不足。2014年、2015年我市列入省重点的工业项目均为35个,而今年只有24个

  目前,焦作正处于克难攻坚、不进则退的转型爬坡期,受产业结构、要素资源、地方财力等影响,经济转型是一个长期、艰巨、复杂的过程。但是,焦作经济转型前景光明,切实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调优存量、做强增量的关键。重点谋划和引进一批在全省有重要影响力的重大项目,强化各县(市)区招商引资和承接转移工作的目标考核,大力推进技术改造项目建设,尽快形成全市抓项目、促发展的浓厚氛围。

  加强领导推进机制。继续完善市级领导分包集群、骨干企业和重点项目工作机制;建立市主要领导观摩点评重大项目的推进机制;建立市政府工业发展协调推进例会制度,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召集人,每月召开不少于一次会议,形成多层次解决影响工业发展问题的工作机制。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研究制定新常态下《关于进一步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出台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放大效应,确保工业和科技专项资金增速与全市财政收入同比例递增;创新资金支持方式,重点在产业基金设立、投保贷平台建设、项目后补助等领域精准发力。

  加快成立产业基金。抓好先进制造业、环保产业和中小企业3支发展基金的设立,落实上级基金配套,尽快发挥效用;研究设立政府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基金,由市工投集团任基金管理人,将工业项目土地出让金市级净收益等纳入其中,重点支持招商引资和战略合作,解决当前招商引资中不能实施“零地价”困扰,将无偿补助变入股支持,减少政府决策风险,形成取之工业、用之工业的投入机制。

  强化平台建设。市财政注资3000万元,同时吸引社会资金注入,初期设立注册资本金1亿元的市工业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继续做好应急转贷、产业基金、科技支行、保证保险等工作,加快打造政(政府)投(产业投资基金)保(担保、保险)贷(银行、小贷)介(中介)五位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财务托管、项目服务等提供综合性服务;学习借鉴东莞推动创新先进经验,实施科技焦作、人才焦作工程,整合现有科技资金,市政府每年拿出1亿元资金支持1所大学在我市建立新型研发机构;尽快完善产业集聚区基础和配套设施,提升承载支撑能力。创新招商方式,引进华夏幸福等产业新城运营商,推动产业新城招商。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结合我市实际,创新制定新常态下对外开放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及奖励办法。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焦作经济转型之路会越走越宽广。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焦作经济更加繁荣、人民更加富裕、生态更加优良、社会更加文明,一个泛舟河上、人水相依的宜居之城,一个碧波荡漾、河清水秀的中原明珠将展现在我们面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一定会实现。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