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当过知青、工人、干部;爱好广泛,勤奋好学,喜欢闯荡……45岁来到南半球澳大利亚,干装修、当导游,风餐露宿,疲于奔命;创业无门时他蓦然发现,原来身上的太极拳功夫就是创业的“金饭碗”。
太极拳打开了他的创业路,太极拳放飞了他的人生梦。近日,本报记者走近王西安拳法研究会澳洲分会会长郭平,看“艺不压身”这句话在这位好学者身上的生动体现,看太极拳功夫对这位怀川游子的人生支撑,探寻一个追梦人从太行山脚下走到澳洲大陆的心路历程。
人生游历到澳洲
找准了创业路,生命就会发光,人生就会精彩。郭平就有这样的感触。在澳大利亚闯荡多年的郭平,如今找到了教授太极拳的路。他说,自己如同欧洲人发现澳洲大陆一样兴奋。
兴趣多样,敢闯敢干,乐于挑战,郭平骨子里充满了不安分元素。而正是这种不安分,成就了他精彩的人生。
郭平1955年出生在我市一个干部家庭。他生性好动,兴趣广泛,儿时爬树、爬杆,大一点儿时练掌刀砍树、拳击千层纸,小腿上绑着铁瓦练短跑、长跑、弹跳。上学后学吹笛、自由体操,参加文艺表演……当时所有时髦的东西他都能沾上边。
“我渴望外边的世界。“文革”期间大学生搞串联,我年龄小没机会。上初二时,我就按耐不住想去‘游历’的冲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我带上一斤粮票和两元钱扒上了开往北京方向的运煤火车。”郭平说,自己虽然贪玩,但学习成绩很好。
高中毕业后,他响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到济源市五龙口镇的一个山村插队。村里只有他一名知青,为了表示自己要“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的态度,他在村民的帮助下,盖起了房子,砌起了炉灶,每天的饭都自己做。后来,他成了村里的拖拉机手,农忙时犁地,农闲时拉货搞运输。
在农村摸爬滚打3年后,他回到了市里,先在企业工作,后调入科学技术委员会(现科技局),先后在小车班、办公室工作。“我不嫌工作多,写材料、打字、管理图书、开车,什么活都干。因为我工作积极,1982年入了党,还多次在市行政机关大会上受到表扬。”郭平说,“工作之余,我还读了广播电视大学。那时候,我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学习很用功,所有考试成绩都是全班第一。”
1992年,郭平升任市科委办公室副主任,之后历任专利办主任、社会发展科科长。2000年,他放弃“铁饭碗”,汇入了“下海”的潮流中。
“人生就是游历,既然游历,何不到国外去?我萌发了去国外闯荡的念头,幸好,我读电大时选修了英语,这对我考雅思起到了帮助。”郭平说。
2002年,郭平来到澳大利亚。这一年,他47岁。
太极拳拓宽创业路
澳大利亚拥有很多独特的动植物和自然景观,是一个奉行多元文化的移民国家。但是,这么一个看似浪漫的国度,对初来乍到的郭平来说并不浪漫。
起初,郭平在一家旅行社当导游。每日东奔西走,十分辛苦,收入却很低,仅能维持温饱生活。2年后,他走进了家装行业。
“一开始跟别人干活,我就是个小工,工头叫干啥我就干啥。2年下来,我学会了铺地板、贴瓷砖等室内装修技术。后来,我成立了自己的装修公司,当起了小老板。可老板不好当,辛苦不说,生意还不稳定。没有活时工人跳槽,有活时又招聘不到工人。支撑3年后,我关了公司,又当起了工人。那段日子,我闲时就在公园习练太极拳。”郭平说。
“太极拳是我在科委工作期间利用业余时间学的。师傅是王西安大师的弟弟王玉安。师傅上第一节课时说的两句话令我记忆深刻——‘练太极拳百病不侵,打太极拳要有格斗意识。’”郭平回忆学拳经历时说,“师傅要求严,我学得很勤奋,不论酷暑寒冬、刮风下雨,我都坚持每天5时起床练拳。老架一路76式,我一口气打过8遍。”
2年时间里,郭平学习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二路、太极剑等。2009年,他拜师于王西安门下进一步深造。
“说实在话,我当时学拳的目的就是为了强身健体。可没想到,20多年后,太极拳竟然成为我在澳洲重新创业的门路。”郭平说。
一天,郭平正在悉尼一家公园里练拳,一个中年白人走上前跟他聊天,说太极拳只是一项健身运动。郭平告诉他,太极拳也是武术,具有技击性。那人不信,说自己练过拳击,问可否比试一下。郭平同意,那人出招,郭平左手一挡,右手在他腋下朝后挒去。那人眼看要栽倒,郭平赶紧伸手拽住了他。那人站稳后,表示愿意跟郭平学习太极拳。就这样,这位来自巴西的房屋建筑商成了郭平的第一个学生。
郭平在公园里教拳时,引来了很多想比武的人。一位来自新加坡的小伙子说自己练过太极拳,还会螳螂拳。听说郭平来自太极拳发源地,很想搭搭手。切磋中,小伙子连续跪地两次。还有一位洋人小伙子,称练了10年柔道,想领教太极拳。结果,小伙子连输两跤。就这样,郭平在与各路高手的交手中,学生越来越多。
2012年12月,澳大利亚太极拳协会举办推手培训班,郭平报名参加。不料,他与培训班老师刚推了两圈,老师便停下来说:“你是高手,应该当老师。”
“其实,我也是通过比试才知道自己功力的深浅。这应了师傅说的话,太极拳练到一定程度才能形成内在功力。”郭平说,“功夫是时间的积累,要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让更多人结缘太极拳
“我的功夫在咱们老家不算啥,但在澳大利亚还算不错。”郭平说,这是他通过几次参加比赛感觉出来的。
2013年,南太平洋武术散打锦标赛在帕斯(西澳的省会)举办,郭平参加太极拳套路和太极拳比赛,获得套路比赛第一名。比赛结束后,所有裁判都围了上来,说没有见过这么好的太极拳法。2014年,他参加了南太平洋武术散打锦标赛和全澳大利亚太极拳公开赛,分别获得冠军和总冠军。2015年,当他继续报名参加上述比赛时,澳大利亚太极拳协会主席凯恩对郭平说:“你当教练吧,以后的任务就是多培养
学生。”
其实,郭平已有不少学生,其中有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有老板、职员、出租车司机等。其中,他的一个徒弟连续4届获得澳大利亚国内和南太平洋地区武术散打比赛太极拳套路和推手冠军。“我看重的是许多人通过习练太极拳,达到了强身健体的效果。”郭平向记者讲述一个华人女孩儿跟他学拳的例子。
一个从国内到悉尼工作的女孩,患有家族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时几乎不能走路。2013年春,这个女孩开始跟郭平学练太极拳。半年后,该女孩突然从香港给郭平打来电话,说自己坐了9个半小时的飞机,整个行程腰没疼,很顺利地走下飞机。“电话里,那个女孩的高兴劲儿感染了我,这更激励我把太极拳这个国宝分享给更多的人。”郭平说。
为普及太极拳和培养学生,郭平在2012年创作了一首《太极拳赞》的歌曲,词、曲均由他独立完成。之后,他自费委托深圳专业乐团为这首歌进行了配乐演唱。郭平说,这首歌的曲调可作为平时练拳时的配乐。同时,他把学练太极拳的要领和功法也写进了歌词里,学会了这首歌,就掌握了学练太极拳的要领。
“太极拳,美名传,问世已过数百年……中华武魂,刚柔相济,健体强身,益寿延年……棚捋挤按须认真,采挒肘靠就屈伸,进退顾盼与中定,引进落空妙如神;虚领顶劲头需直,含胸塌腰丹田沉,沉肩坠肘无拙力,脚趾抓地如生根。螺旋缠绕内劲生,劲起足底贯全身……”交谈中,郭平站起身来边舞边唱。
“我有中国武术六段证书,2014年被任命为王西安拳法研究会澳洲分会会长。这一年,我还参加了澳大利亚武术教练资格培训,近期就能拿到证书。现在,我正筹备在悉尼开设太极拳武馆,名字就叫‘聚缘太极’。”郭平说,“我希望让正宗的陈式太极拳在澳大利亚广泛传播,让更多人结缘太极拳。”
欢迎提供采访线索
《天南地北焦作人》栏目记者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0391)8797351
手机:13938163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