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婧 见习记者贾定兴)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今年的主题是“护士:变革的力量,提高健康系统的适应性”。连日来,我市各级卫生计生系统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宣传护士在健康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激励广大护理工作者更好地发挥力量,进一步弘扬南丁格尔精神,以高尚的职业道德、精湛的护理技术和规范的护理操作,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促进全民健康。昨日,记者从市卫生计生委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市拥有注册护士12748人,护士学历结构不断优化。
护理工作是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护理工作者是卫生计生专业队伍中的重要力量,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群众健康水平及促进社会和谐发挥着重大作用。近年来,我市护理事业蓬勃发展,仅去年以来就新增注册护士2058人,目前注册护士人数已达到12748人,临床护士配置数量大大增加,医护比例日趋合理。
作为公立医院改革的主力军,医护人员主体作用发挥是关键。作为医院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工作水平的提高是医院发展的生命线。为提高护士整体素质,我市通过加强护士执业资格管理,严格护士准入制度,从管理制度上保证护理队伍的基本素质,为护理质量和病人安全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继续医学教育是护理人员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的重要手段之一。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一批高素质、高学历的护理人员充实到临床一线的同时,我市许多医院一些就职多年的老护士或新就职的护士,临床工作一段时间后,便自觉参加护理专业高等学历在职继续教育,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
市护理学会从2013年起,每年都会对我市继续教育先进个人进行表彰,这也极大地推动了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开展,对广大护理工作者参与继续医学教育学习起到了激励作用。近年来,我市护士队伍素质不断提升,护士队伍学历结构不断优化,全市三甲医院本科以上学历人员比例超50%。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护理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护理作用越来越大,护士在急危重症、疑难重症患者的救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全面提升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加快专科护理骨干培养。在严格护士准入制度的同时,市卫生计生部门、护理学会和各医疗卫生机构注重强化护理岗位培训,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专业领域骨干力量的培养。2015年,仅护理学会就举办各类学术会议36次,其中市级学术会议30次,省级学术会议6次,并邀请省级护理专家来我市开展学术讲座,有效提升护理技术人员的能力素质和学术水平。
此外,针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人才、技术需求,市护理学会将省级专家的学术讲座制成录像片,并带着有针对性的课题,组织市级专家先后16次到孟州市、武陟县、修武县、沁阳市、中站区、马村区等县级医院讲课交流,满足基层医院护理人员对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的渴求,为基层医院提供了实用性的指导和帮助。
当前,随着医改的深入,人们的健康需求不断释放,相对于人们不断提升的医疗护理需求,医疗护理工作改革发展还面临很大压力和挑战,比如护理工作者不足、护理服务价格过低、护理队伍人才流失等,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加快护理工作体制、机制、价格政策等方面的配套改革,迫切需要社会各界了解、理解并支持护理行业的发展。为进一步弘扬南丁格尔精神,在全社会营造有利于护士队伍建设和护理工作发展的良好氛围,我市各级卫生计生系统将通过组织开展“为一线护士送温暖、学习先进典型”等活动,关爱护理工作者,引导广大护士以“全国先进工作者”、“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以及在平凡护理岗位上涌现出的先进典型等为榜样,爱岗敬业、关爱患者,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人性化的护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