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焦作市职业教育活动周系列展示·博爱县职业中专篇 上一版3  4下一版
亮特色教育之剑 铸中原职教名校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2016 年5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亮特色教育之剑 铸中原职教名校
——记扬帆奋进的博爱县职业中专
作者:本报记者 徐金华 本报通讯员 郝成林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禹州职专参观团在校交流
  一面锦旗,彰显德育成效
  异彩纷呈的学生才艺展示
  全国技能大赛传佳绩
  雄伟壮观的博爱县职业中专教学楼
  朝气蓬勃的教师团队
  别具特色的成长感悟课
  电商培训,服务经济发展
  军训,入校第一课
  一丝不苟的技能训练
  美术专业师生赴安徽宏村写生
 
   

  前 言

  在巍峨的太行山下、美丽的丹水河畔,在秀丽如画的竹林之乡,博爱县职业中专犹如一颗明珠闪耀在中原大地。近年来,沐浴着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春风,这颗职教明珠愈发熠熠生辉:

  2012年,学校整体搬迁至县城新校区。同年,创建河南省职业教育特色学校项目。

  2013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学校的11个专业升格为普通类中专专业。

  2014年,成功申报国家职业教育基础能力项目,规划建设8000平方米的综合教学楼,主要用于技术培训;同年荣获全市职业教育质量奖一等奖。

  2015年,经省教育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共同认定为河南省首批职业教育特色学校。同年,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蔬菜嫁接比赛,并荣获三等奖,是本届大赛中河南省中职组蔬菜嫁接比赛队唯一获得的奖项。

  2016年,艺术插花、果蔬嫁接在河南省中职组技能大赛中均荣获第一名,第四次代表河南省参加在江苏南京举办的全国职业技能大赛……

  这些成绩的取得无不凝聚着一代又一代职专人的汗水和智慧,这些荣誉的背后无不闪耀着一代又一代职专人的情怀和信念。近年来,博爱县职业中专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服务于当地结构升级和经济转型,不断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能力,学校各项工作呈现出“春风沃土花正红”的喜人景象。《中国教育报》《教育时报》《今日瞭望》《河南日报》《焦作日报》等新闻媒体持续聚焦学校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突出成绩。

  立德树人,彰显职教特色

  博爱县职业中专是全国首批国家级重点学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首批职业教育特色学校。

  学校现占地面积150亩,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有教职工150余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省教学名师1人,省文明教师2人,省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4人,市师德标兵1人,功勋教师3人,高级教师28人,双师型教师56人,有40多名教师先后获得博爱县名师、博爱县最美教师、焦作市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高水平的教师团队为提升教育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现有教学班40多个,在校生2000余人。在德育管理方面,学校强力推进“名校+名师+名学生”战略,构建了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三位一体”德育模式。即建立以“成长感悟课”(品德养成)、学生社团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和学生自主管理机构(建立健全学生机构)三者相结合的德育机制,注重做好成长档案、反思课、主题教育和常规教育四篇“文章”,不断提升和内化德育的内涵,使德育工作实现全方位覆盖。

  同时,学校以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弘扬雷锋精神月主题活动、国学经典诵读、向困难师生献爱心等活动。这些活动与日常教学、传统文化、校园文明建设无缝对接,加强了对学生品德的浸润,进一步促进了良好学风和校风的形成。目前,学生孝敬父母的多了,诚实守信的多了,团结友爱的多了,立志勤学的多了,文明守纪的多了……很多家长反映说:“孩子送到职专,好像突然之间长大了、懂事了,学会体谅照顾别人了。”

  “拾金不昧好风尚,爱心传递正能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5月2日下午,该校2014级数控专业的闫云龙、冯辰两位同学在返校途中捡到一个皮包,内有3000多元现金和身份证、资格证、银行卡等重要物品。两位同学毫不犹豫地把皮包送到派出所。后来,失主专门向学校赠送了题有“拾金不昧、品德高尚”的锦旗,在当地成为一段佳话。这件小事从侧面诠释了该校德育之花所结出的丰硕成果。

  管理创新,夯实发展基础

  近年来,学校以落实省教育厅《中等职业学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为抓手,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不断提高学校管理的规范化、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

  为构建“目标一致、内容衔接、功能互补、配合密切”的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学校根植于理论和现实的土壤,依据职业学校的特点,以学生“四自”(生活自理、行为自律、学习自觉、体格自强)为基础,基本形成了“机构健全,全员管理;渠道畅通,全方位管理;内容创新,全面管理”的自主管理模式。

  学校确立的管理目标和育人目标是:一年级重点是“学会做人”;二年级重点是“学会做事”;三年级重点是“学会发展”。为此,学校根据各科室、专业部、教研组的主要任务和职责,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建章立制。从校领导到中层干部,再到每位班主任和教职员工,每个人都有具体的管理职责。同时,学校成立联合督查组,不定期全面督查落实各项目标任务,切实拉高工作标杆。

  学生内部管理方面,积极推行学生校园值周班制度,引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要求全体学生达到“四学四能四优”标准。“四学”,指的是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四能”,指的是职业道德能力、专业技术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四优”,指的是在家是个优秀的孩子,在学校是个优秀的学生,在企业是个优秀的员工,在社会是个优秀的公民。

  校园安全管理方面。学校把技防与人防充分结合,积极开展安全排查与监管,在充分利用监控设备的基础上,推行24小时值班制,教学区和生活区都安排专人负责,住宿学生实行寝室管理员和班主任双重管理。真正做到了有学生的时候就有老师,有学生的地方就有老师,有老师的地方就有管理,为学生提供了安全、和谐、文明的学习生活空间。

  缤纷社团,提升人文素养

  学生社团是在学校的指导下,由共同兴趣的学生成立的自律性学习组织,是校园充满生机、活力和魅力的积极力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也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为此,学校确立了以“搭建社团舞台,创设成长乐园,提升职业素养”为核心的发展目标,鼓励学生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发展个性,创建特色社团。每周三下午的第二、三节课,按照实施方案和计划,由辅导教师组织,在固定场所进行。目前,学校已有“青春驿站”文学社、蔬菜网站、广播室、篮球队、声电乐队、书法、街舞、艺术插花等40个社团组织。其中,文学社、艺术插花等10多个社团被评为焦作市优秀社团。

  值得一提的是,在北京2015年9月3日纪念抗战胜利阅兵式上,在“攻坚英雄连英模部队”方队中,有两名博爱籍的士官,他们就是该校优秀毕业生吴启帆和梅志成。能把入校成绩不足300分的学生培养成为优秀的部队战士,这充分说明了该校近年来狠抓社团建设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成效。

  质量提升,突出高考技能

  近年来,学校秉承“文化与技能双修,升学与就业并举”的办学宗旨和“学练并重、德技双修”的校训,实行升学、就业分类管理,积极推行“一年打基础,一年练技能,一年顶岗实习(对口高考)”的“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成绩突出。

  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学校坚持开展各类优质课、公开课活动,各教研组每周召开一次教研例会,每周上一次公开课,定期开展赛课、评课活动,引领教师参与教学研究。近年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省、市级研究课题40余项,教师289人次获国家、省、市级论文奖、优质课奖、课题奖。

  由于学校不断强化软硬件建设,有效促进了教学质量不断攀升。高考喜报频传,技能大赛喜讯不断:2015年,学校本科上线率达42.1%,本科上线人数和上线率再创历史新高。

  校企共建,提升服务水平

  近年来,博爱县职业中专围绕当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初步形成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结合”的办学格局,职业教育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在博爱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学校与河南中汇、伊赛牛肉、燕京啤酒、中原种植合作社等建立了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签订联合办学、“订单”培养等合作协议。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引企入校”“引厂入校”模式:和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达成了合作意向,积极开展定制化的师生交流培训活动;和博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合作建成了电子商务实训平台,既可以满足电子商务专业师生实习实践需求,又可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输送更多的电商专业人才。

  同时,学校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积极服务全县电子商务产业链建设和“全城旅游”工作,探索建立“学校+企业+实训基地”模式,重点加大电子商务、旅游、物流、营销等人才培训力度,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更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撑。

  校企合作、校际合作等活动的开展为学校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近年来,学校已举办各类培训班48期,培训企业员工2.8万人次,间接创造经济价值6000余万元。目前,学校已经成为博爱县电商人才培训基地及青年创业孵化基地。

  品牌专业,折射办学活力

  “选择职业教育,成就出彩人生。”

  学校现开设有现代农艺技术、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数控技术应用、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汽车运用与维修、旅游服务与管理、工艺美术、音乐共10个专业。这里,既有省级重点专业,又有电子商务、旅游等特色专业,还有工艺美术等精品专业。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学校注重紧跟地方产业发展步伐,依据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制订专业发展的整体规划,形成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明晰的专业发展定位,让学校的每一个专业都是品牌、都有亮点,初步形成了学校、企业、行业共同参与的办学格局。

  桃李芬芳,昭示美好前景

  “春风化雨育桃李,跨越发展谱新篇。”

  目前,学校已为当地培养了2万余名中初级技术管理人才,向对口高校输送了5000余名优秀学生,并涌现出了央视节目主持人丁丽、凤凰卫视莫斯科站记者仝潇华、全省优秀毕业生典型关文斌等一大批优秀毕业生。这些优秀毕业生,有的通过高考走进了西北农林大学、河南科技职业学院等省内外知名高校;有的通过专业技能实现了就业创业梦想。许多优秀毕业生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优秀代表,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展现着青春靓丽的风采,用自己的成功案例诠释了“知识改变命运、技能成就未来”的哲理。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近年来,学校的影响力不断扩大,美誉度不断提升,不少外地职校慕名来到学校进行参观学习。2016年3月17日,禹州市职业中专60余名职教同人到校参观交流。详细了解学校的社团活动、德育工作、新课堂实验、成长感悟课、观摩课、课间操、校园文化等,并就学生管理、德育教育等工作进行了广泛交流。

  有一种壮美叫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有一种跨越叫万水千山、步履从容。正值“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面对当前职业教育千帆竞渡、百舸争流的盛世良机,博爱县职业中专正乘借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东风,朝着建设豫西北、晋东南地区乃至全省全国范围内的特色职业学校的目标直挂云帆、破浪前行。我们有理由相信,这颗镶嵌在博爱大地上的璀璨明珠,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定会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绽放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本版图片均由博爱职业中专提供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