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高校传媒联盟最近的一项小范围调查,聚餐社交正风行大学校园。请客吃饭、应酬拼酒已成部分大学生的一项重要开销。尤其学生社团的成员,有人甚至一个月要跑20多个“局”。有人认为聚餐社交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大学生的社交圈,是结交朋友、联络感情的好时机,也有人认为大学生请客吃饭甚至拼酒等行为,给原本纯粹、学院化的校园生活增添不少世俗气息,凸显了当今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缺失,该行为甚至会增加大学生的经济负担。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暖暖小月儿:不赞成大学生频繁聚餐社交。第一,大学生不挣钱,花的都是父母的血汗钱;第二,聚餐社交只是混了个眼熟,要说成为人脉,还远远不够。这样的无用社交充斥大学生活,只能荒废了青春而没有真正学到本事,这其实是大学生活的悲剧。真正的社交是有共同的理想、愿意共同奋斗的志同道合之人之间的频繁互动。
@阿七若丹:大学的聚餐社交之风无疑是受了社会风气的影响,既与大学生在校的目的相悖,也有违大学生的经济收入,更不符合一个大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不利于大学生各方面的健康成长。
@奥格了:一个月要跑20多个饭局,这样的社交应酬要是让辛苦挣钱供养孩子上学的父母知道了情何以堪?究竟该如何正确引导,考量着我们学校和老师的智慧,不要让到头来培养的大学生只会浮躁喝酒应酬、荒废了学业而一事无成,那将是教育的悲哀!
@樊耀文微博:大学生把聚餐当成社交活动并不符合学生的身份,频繁的聚餐社交是“仔花爷钱不心疼”,而频繁聚餐往往给学生造成很大的经济压力。俗话说:君子之交淡如水。校园本应书声琅琅,岂能酒肉穿肚肠?再说了,真正的友谊也不是靠推杯换盏换来的。
@绿叶-蝉鸣:朋友千千万,知心又几人?靠酒肉吃出来的朋友不靠谱。只有以心换心,靠人品、靠人格魅力、靠真才实学赢得别人的赏识和尊重,这样建立起来的纯真友谊才能长久。
@风开季节:聚餐这种社交,并不适合大学生。通过吃吃喝喝换来的关系,根本就不堪一击,学生会迷失方向,对他们的成长很不利,有时候“君子之交淡如水”更好!
@z531312762:通过饭局来认识朋友、联络感情、谈判生意,虽然世俗些,但也有效。大学生虽然学历比较高,但也需食人间烟火,通过聚餐来进行社会交往也不为过。
@水晶小草:大学社团的聚餐社交也是社会中人们交往的一个缩影。中央下发“八项规定”以来,公务人员互相请吃请喝的现象逐渐减少,而大学生们却热衷于聚餐社交,显然同中央精神不符。另外,频繁的聚餐同样增加了父母的经济负担。希望学校能正确引导大学生社交不要庸俗化,要同中央精神保持一致。
@龙腾四海112:大学是个小型社会,社交聚餐可以扩大交际圈,多些历练,好事一桩。但要把握好度,一旦过度,不但会给自己增添经济负担,更会扭曲价值观,得不偿失。
【下期话题】
为温暖点赞
这两天,四川重庆一快餐店里,暖心的一幕得到不少网友的转发点赞。5月8日2时许,一个拾荒的婆婆在快餐店里睡着了,陆续有3个男生在她旁边放了汉堡、橙汁、橘子和薯条,婆婆醒来后吃得很满足。这暖心一幕,引起不少网友共鸣,纷纷点赞转发,还引起了《人民日报》《京华时报》和新浪四川等媒体的关注,为这群温暖的人点赞。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王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