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我国将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式发展
孙立坤徐衣显会见韩国忠州市长赵吉衡一行
徐衣显会见中国人寿监事长缪平一行
全面学 系统学 深入学
图片新闻
市政协督办重点提案
今日看点
知名旅游城:久久为功争朝夕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6 年5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知名旅游城:久久为功争朝夕

作者:本报记者 孙国利 高新忠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太极故里、山水焦作”,这两张金闪闪的名片,让发展之中的怀川享誉世界。而今,在街谈巷议中,知名旅游城这个名词正越来越多地与焦作联系在一起,知名旅游城正从想象中的虚拟图景逐步在焦作变成触手可及的现实。

  知名旅游城的内涵是什么?就是要发挥名拳、名山、名水、名寺、名人、名药等资源优势,按照国际化、标准化、现代化、规范化的要求,把山水游、文化游、城市游结合起来,把自然景观游和休闲度假游结合起来,把开发旅游产品和优化服务环境结合起来,推动焦作从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强市迈进,把焦作打造成为具有国际感召力、吸引力、聚集力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打造知名旅游城,是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现实要求。市旅游局局长赵卫星说,打造知名旅游城,有利于促进旅游与文化、体育、养生、保健、农业、工业深度融合,培育旅游新业态,延伸旅游产业链,构建现代旅游产业体系,加快旅游业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有利于促进旅游与城乡建设、生态建设深度融合,完善城市旅游功能,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城市向绿色生态宜居、文化品位鲜明、现代元素丰富、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的现代城市转型,增强城市的国际感召力和吸引力;有利于突出焦作旅游典型性,创新旅游体制机制,破解旅游瓶颈制约问题,优化旅游要素配置,在旅游国际化发展上取得突破。

  以“云台山水、峡谷极品”为代表的焦作山水,“不让一位游客在焦作受委屈”的焦作服务品牌,由“黑色印象”向“绿色主题”转变的“焦作现象”,这三张亮丽的名片曾经叫响全国,彰显着焦作旅游的辉煌过去。面对经济新常态,走综合型产业发展之路,把焦作打造成为国际知名旅游城市,进而打造多元化、复合型国际旅游目的地,是焦作旅游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不二选择。

  有“朝阳产业”之称的旅游业,涵盖“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本着持续发展的目的,焦作近年来一改过去依赖门票收入、重在“游”字上下功夫的做法,围绕“怎样把客人留住,如何促进本地第三产业发展”这一重大课题下大力气,六大要素齐头并进,全面带动旅游业转型升级。

  2011年至今,焦作四次荣获“年度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称号,顺利入选“二十大最受关注国内旅游城市”,首度获得中原经济区区域旅游合作奖,成功加入亚太旅游协会和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城市影响力逐年攀升,国际合作交流迈向崭新时代;成功举办三届云台山(国际)旅游节、五届焦作红叶节、中国著名作家美丽焦作行采风等大型节庆和主题活动,社会轰动效应显著增强;成功创建全省旅游标准化示范市和国家级旅游服务综合标准化示范市,标准化建设取得重大成效;文化旅游十大园区完成投资19.8亿元,青天河休闲度假中心、嘉应大观园等项目加快推进,云台山景区获得中国质量奖提名奖;云台山景区先后在北京、上海、武汉设立旅游服务中心,在韩国首尔设立旅游办事处,海内外品牌形象持续提升;动员旅游市场主体开行“云台山号”北京、武汉系列旅游专列和“青天河号”系列旅游包机213趟(架次),品牌效应不断放大。

  有数字为证:“十二五”时期是焦作旅游创新探索、跨越发展的五年,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404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96亿元,年均增速11%以上。

  成绩属于过去,追求永无止境。如果以国内外旅游名城为标杆,如果以知名旅游城的标准来审视,焦作旅游的短板显而易见,焦作旅游的问题无法回避——随着旅游业不断发展,新型旅游产品发展跟不上市场需求,游客养生度假、休闲健身、寻找乡愁等新需求不能及时得到满足;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尚不能为游客提供人性化、国际化服务;境内外高端旅游客源市场开拓有待加大力度,宣传促销模式有待改进创新等问题都成为制约焦作旅游进一步转型升级的“拦路虎”。随着时间的推移,焦作很可能由旅游目的地慢慢变为“中转站”“过境站”。

  打造知名旅游城,关乎焦作的发展,关乎焦作的未来!市委、市政府跳出旧思维、研究新形势,抛弃老办法、走出新路子,在谋划“十三五”发展时革故鼎新,把建设知名旅游城作为焦作定位之一,为焦作旅游业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十三五”时期,焦作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指导,站位知名旅游城,以旅游产业集聚区、文化旅游园区、中心城区以及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倾力打造中国养生福地、休闲度假胜地和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复合型旅游目的地。

  战略已定,关键在干。咋干?围绕“一心四带六节点多园区多特色”的空间布局,持续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步伐,推动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

  吸引游客靠山,留住游客靠城。我市健全城市功能,彰显城市个性,提升城市对旅游的吸引力和承载力,以焦作影视城、许衡公园、山阳故城、英福公司遗址等资源为载体,重点完善交通、娱乐、商务、会展、环境、标识、信息体系;围绕城市水系建设,科学布局沿水系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设施,构建大沙河生态休闲旅游带;规划建设高、中、低档兼备的星级宾馆接待体系,满足游客留宿需求;精心打造旅游休闲文化街区,大力发展晚间旅游演艺节目,丰富夜生活,培育夜经济,加快中心城区休闲化、时尚化、国际化进程。

  打造知名旅游城,关键得有产品支撑。我市打造四大旅游带,整合南太行山水生态文化资源,以观光、休闲、养生、度假为主题,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努力打造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健康养生、山地运动于一体的南太行生态旅游集聚带;制订《黄河生态文化旅游带总体规划》,整合沿黄河孟州、温县、武陟自然生态文化资源,打造集历史文化游、生态观光游、民俗民情游于一体的黄河文化旅游产业带;依托南水北调生态涵养与历史人文资源,加快南水北调城区段两侧控规区规划设计和改造开发步伐,规划建设自行车环线“绿道”,建设观景平台和体验式博物馆,打造生态休闲带;推进大沙河生态湿地建设,打造湿地景观带。

  服务是硬件,也是生产力。我市建设六大旅游服务节点,以修武县、武陟县、温县、博爱县、沁阳市、孟州市城区为依托,实施旅游基础设施完善工程和旅游公共服务品质提升工程,加快县市城区到主要景区的旅游交通“绿道”建设、旅游交通指向标识体系建设和沿线自驾车营地建设步伐,大力提升旅游服务节点的集散和辐射功能。

  文化是旅游的根和魂,旅游是文化的形和体。我市推动文化旅游园区建设,围绕云台山园区、青天河园区、神农山园区、圆融寺园区、影视城园区、山阳区北部沿山园区、妙乐寺园区、嘉应观园区、陈家沟园区、韩园园区、龙翔山园区等文化旅游园区建设,以项目设计和项目建设为抓手,精心培育自然观光游、休闲度假游、健康养生游和体育健身游,形成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

  打造知名旅游城,必须特色鲜明。我市本着开发特色民俗旅游产品的目的,以陈家沟村、青天河村、寨卜昌村、一斗水村、岸上村、万花村、九渡村、北朱村、莫沟村等乡村旅游示范村为载体,围绕旅游精准扶贫战略,强力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加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民俗乡村旅游产品,落实乡村旅游环境保护措施,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善、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美丽乡村,促进农村致富、农民增收。

  到2020年,我市将基本实现建设知名旅游城目标,旅游发展方式、旅游产业体系、城市旅游功能、旅游服务管理、旅游市场营销实现国际化,满足境内外游客多元化、多样化需求。

  建设知名旅游城,必须快干、实干、大干。行动起来,让我们尽快推开知名旅游城之门。持续推进知名旅游城建设攻坚战,必将让焦作这座融合古老文明和现代魅力的美丽城市,向世人展示更加迷人的风采!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