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学习实践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中国制造”应成为高品质代名词
“L”型释放哪些经济信号?
改革要朝着“两个有利于”方向前进
党员领导干部操办红白喜事,可以邀请服务对象吗?
新一轮经济改革的结构性特征
在“两学一做”中锤炼“四种思维”
公务员不是就业首选,好事!
“两学一做”怎么学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5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L”型释放哪些经济信号?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十三五”开局之年,中国经济走势和宏观政策取向海内外十分瞩目。权威人士近日明确表示,中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走势,“L”型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这释放出哪些经济信号?

  信号一:经济将在合理区间平稳增长

  “L”型、“U”型、“V”型、“W”型……经济走势如何,有多种用大写英文字母的描述。

  据北京大学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中心研究员蔡志洲介绍,“U”型是指经济增速明显下降、在底部运行相当一段时间后,出现强劲反弹;“V”型是指经济增速明显下降,触底快速有力反弹;“W”型实际上是出现了反复的“V”型;而“L”型是指经济增速明显下降后,在一定增速上基本保持平稳运行。

  “‘L’型的判断告诉我们,未来中国经济运行态势总体平稳,既不会出现强劲的反弹,也不会出现明显的失速。”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王军分析,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是结构性问题而不是周期性问题,进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内外环境变了,速度调整是必然的、正常的,这不是一两年的事。一方面中国经济当前面临很多困难和深层次矛盾,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的潜力大、韧性足。

  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6.7%,开局平稳。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为6.5%至7%,“十三五”经济增长目标是年均增速6.5%以上。

  “‘L’型走势的判断符合企业经营实际。”近期对多家企业进行调研的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张连起说,当前随着国内基础设施等投资回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升,部分企业生产经营有所好转,但总体而言企业面临成本上升、价格下行的压力没有改变。

  专家们认为,未来中国经济从大趋势上看,进入在合理区间平稳增长阶段,但短期内出现一些小波动是难以避免的,要保持淡定。

  信号二:宏观政策保持稳定

  经济运行平稳,宏观经济政策自然不会出现大幅摇摆和反复。

  “不能因为一时的数据稍有好转而掉以轻心,不必因为一时的数据稍有回落而惊慌。宏观政策要稳住,既向市场发出可以预期的明确信号,又为经济稳中求进提供必要的政策环境支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说。

  对于今年的宏观经济政策,中央已作明确安排。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9日召开会议强调,坚持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要坚持适度扩大总需求,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坚定不移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近日公布的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下一步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灵活适度,适时预调微调,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做好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适应的总需求管理。

  “我们需要适度的需求管理以防止经济失速,但不能理解成新的刺激,否则会导致调结构出现反复。所以要发出明确信号,宏观政策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避免市场误读。”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说。

  中国经济长期以来积累的风险正在冒头,这时宏观经济政策操作要尤其谨慎。蔡志洲说,目前不少企业和部分地方政府债务负担已经较重,宏观政策要以稳为主,注意防范系统性风险,同时更加注重以改革的办法化解深层次矛盾。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要与旧的思维模式和方式告别,要增强定力着眼长远。

  信号三:重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L”型走势的预判,实际上也在警示我们,中国经济的出路是,必须坚定不移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随着近期钢材价格的回升,部分落后钢铁产能“跃跃欲试”,钢铁行业去产能面临考验。

  张立群说,经济“L”型走势,实际上是形成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定的倒逼压力。因为调结构是痛苦的,如果企业在高增长中过得舒舒服服,就不会有调结构的动力;但如果企业被困难击垮,也就失去了调结构的主体。而“L”型走势,一方面保持稳定的必要的经济增速,使企业有起码的财力投入结构调整;另一方面又给企业形成一定的压力,倒逼企业苦练“内功”。

  行百里者半九十,结构性改革的大幕刚刚拉开。张立群等专家强调,当前要在稳定宏观政策、稳住经济增速的前提下,集中精力、咬紧牙关力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中国经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质量效益的飞跃打造新的“发动机”。

  (据新华社北京5月11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