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2015年我国旅游业投资超万亿元
“和”风化雨润心田
武陟构建“畅安舒美”干线公路环境
解放区快速推进“双创”工作
环境保护红黑榜
图片新闻
居然之家商业广场 项目在马村区开工
我市举办助残日大型公益晚会
舞起循环经济的产业链条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5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和”风化雨润心田
——孟州市“和睦家园”建设行动纪实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记者  郭树勋

  本报通讯员 李 霞 王秋生

  “万事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在对人、对事、对物上,只有坚持‘和’的思想,才能实现自我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5月6日,在孟州市“和睦家园”大讲堂上,中国国学女子研究院副院长施柳贞对“和”思想的一番诠释引来阵阵掌声。已经连续举办9期、每期都有上千人参加的“和睦家园”大讲堂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洗涤思想、净化灵魂,“和”风化雨润心田。

  “和睦家园”大讲堂只是孟州市“和睦家园”建设行动的一部分。为解决当前社会存在的信仰模糊、精神缺失、诚信不足、教育缺位等问题,该市从今年3月份开始,开展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主要内容,以“和”思想为核心,覆盖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各类人群的“和睦家园”建设行动。

  “我们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手段,倡导全市人民把各自所在集体作为一个家,把孟州作为一个大家庭,共同打造和以处众、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内和外顺的‘和睦家园’。”孟州市委书记李英杰说。

  典型引路,探索传统文化成风化人的样板

  去年4月,位于孟州市产业集聚区的陵区村庄莫沟被选为试点,采用“一修复三实现”模式探索城乡一体化路径,即修复乡村生态、实现公共服务共享、实现共同富裕、实现传统文化回归。

  在修复传统村落民居、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成立众筹公司、发展乡村旅游、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上,莫沟村开设了“和睦家园”大讲堂,实行“周集会”,即每周六进行一次思想赶集,邀请中国国学学会、国学女子研究院、孟州孝文化促进会等单位优秀讲师授课,主要传授以“和、仁、爱、孝、礼、廉、忠、信”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授课后还有分享环节,听众可以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这项活动开展半年来,莫沟村发生了巨大变化。

  70岁的村民宋聚荣曾因女儿、女婿有矛盾而烦恼,自从全家参加“和睦家园”大讲堂学习后,小夫妻变得相敬如宾;村干部王珍珠为建设老家莫沟,第一个带头把自家的猪场拆了,虽说损失四五万元,却带动了村民们将建设需用地交给集体实行集体股份制;精通民俗建筑的万奇生放弃了在外一天挣几百元的机会,为建设老家莫沟一天只拿几十元工资;80岁的何仙花组织全村老人成立志愿者服务队,每天义务打扫街道、维持治安、疏导交通……

  村里德高望重的乡贤自发编撰了《孟州市莫沟村“和睦家园”建设行动手册》,村民人手一册,成为全村共同的行为规范。村里还把多个姓氏的祠堂整合,深度挖掘祠堂育人功能,通过讲家族故事、唱家族歌曲、立家训族规等形式,倡导良好家风、传承礼仪道德、推进家庭和睦。不足千人的村子,家庭和睦,邻里和谐。一位上年纪的村民激动地对记者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早在20年前就应该开展,现在孟州市委、市政府这么重视传统文化,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心中的根了!”

  莫沟村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精神家园方面的有益探索给孟州市树立了典范。周边村镇、企事业单位都积极要求开办传统文化讲堂。去年冬天,孟州市委宣传部牵头,在积极性高的单位和村镇陆续举办10多场传统文化讲堂活动,形成了浓厚的传统文化学习教育氛围。

  “四进一入”,开启“和睦家园”民心归仁的大幕

  该市通过莫沟村的探索实践认识到:学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解决当前社会存在的信仰模糊、精神失缺、诚信不足、教育缺位等问题的关键。

  3月31日,该市“和睦家园”建设行动动员大会召开,正式明确了从去年开始的“和睦家园”大讲堂为主要形式,建立“周集会”制度,以“四进”为载体,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由基层到机关,由底层到高层,由学校、小孩带动家长,通过三年行动计划,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共建孟州“和睦家园”。

  进机关。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进一步锤炼党性、砥砺品质,做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四有”干部。继承和弘扬韩愈为民、务实、清廉、担当等精神,把韩愈精神融入学习工作生活,融入思想,融入血脉。以“学经典、品人生、提素质”为主题,开展“读书养德”活动,全市机关干部每年至少阅读4本书,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

  进学校。通过开展“每日一诵、每日一歌”、教师共读《论语》、“学先贤、拜韩愈”、评选德行好少年等活动,主要弘扬“厚德、敬业”的师道精神、“感恩、尚礼”的践行精神、“立德、成才”的进取精神。让校园成为师生文化共享、智慧共生、生命共长的圣地和乐园。该市教育系统专门举行了“和睦家园行动道德大讲堂”暨孟州市“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

  进企业。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的诚信经营和社会责任有机结合起来,提升企业软实力,打造核心竞争力。通过开展“员工贴心企业家”评选活动,引导企业家真正把员工当成家人,去关心、去爱护。通过开展“技术能手”“行业标兵”等评选活动,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提倡企业家积极投身社会慈善公益事业,开展扶贫助困、捐资助学等活动,努力奉献社会。

  进农村(社区)。将孝道文化作为切入点,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与村规民约相结合,倡导文明乡风,回归淳朴向上的民风,主要弘扬“尊孝、尚俭”的淳朴家风、“友善、守望”的邻里美德、“仁义、守信”的文明村风,积极传承以“六尺巷”“仁义胡同”等故事为核心的中华民族和睦谦让美德。

  “一入”,即入心,以优秀传统文化洗涤思想,净化灵魂、滋养品性,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和”风劲吹,找回精神家园道德支撑的动力

  “和睦家园”建设行动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积极投身于传统文化的学习中去。截至目前,该市共举办“和睦家园”大讲堂9期,受众8000多人;举办河雍街道、莫沟村、工商局等“和睦家园”专场讲座30余期,受众12000多人;该市拥有“和睦家园”大讲堂固定阵地已达10多个,覆盖机关、学校、企业、农村,参加人数30000多人。

  志愿者群体是该市“和睦家园”建设行动的最大成果之一。每逢举办活动,他们都会身着印有“志愿者”字样的红色制服,不辞劳苦地义务服务。该市志愿者由最初的不到200人,增加为600多人,他们中有机关干部、企业职工,更有学生、农民;有耄耋老人,有10岁孩童,有干了多年的熟练工,也有初来乍到的新面孔。

  今年82岁的徐长英,是该市所有志愿者当中年龄最长的一位,每次“和睦家园”大讲堂开讲,她都会第一个到场,洗菜、烧火,义务服务。苗月莲今年55岁,做童装生意,在没有当志愿者前,脾气孤傲,经常会为一些琐事和丈夫、儿女生气。她试着听了两天的“和睦家园”大讲堂后,义无反顾地加入到志愿者群体。

  今年53岁的杨祯民告诉记者,他是上门女婿,经常和岳父母吵架。走进“和睦家园”大讲堂后,听了4天课,他哭了4天。从那以后,他加入志愿者服务队,对老人嘘寒问暖,照顾周到,深受乡邻称赞,还带动妻子、儿子也都做了志愿者。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一走进孟州市韩园交通希望小学,记者就听到了朗朗的诵读声。“和睦家园”建设行动感染着学生,感染着教师。该市大定中心学校从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入手,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学习传统文化、践行《弟子规》的全新教育理念。该市会昌中心学校在特色校园建设中,注重校园传统文化氛围的营造。

  河南掌柜食品有限公司是孟州市一家生产特色食品、冻干食品和休闲食品的企业,“和睦家园”大讲堂开讲之初,董事长杨帆采取轮训的方式,连续两期带领职工80余人参加学习,让所有员工都受到了教育。该公司生产部经理胡连泉主动登台谈感悟:“我们要把企业当作一个大家庭去经营,将爱作为连接领导和工人的桥梁。”

  孟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卢和平说,“和睦家园”建设行动,是一项社会工程、系统工程。下一步,该市将从营造氛围、制定规范、典型示范、建设队伍、优化讲堂、强化保障等六方面入手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汇聚加快发展、绿色发展的正能量,为孟州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坚实的道德支撑。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