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11000口人的人口大村,一个回汉群众杂居的民族聚居村,一个自古以来就以皮毛加工为生存之道的村庄,也是一个难于管理、长期以来令各级干部头疼的村。
这个村,是武陟县圪垱店乡圪垱店村。曾几何时,在武陟有过这样的说法:“管好圪垱店,消停半个县。”
这两年,圪垱店村再次受到县、乡两级干部的关注。这次关注,是因为圪垱店村“变了脸”,一跃成了县里的明星村:两委班子坚强有力,村容村貌干净整洁,文化活动热闹异常,慈善文化绽放光彩,回汉团结新风扑面,传统产业稳步转型。
果真如此?带着疑问,记者到圪垱店村一探究竟。
干部有“家” 齐心兴业
李合光,现任圪垱店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2008年他已经是圪垱店村两委干部了。
提起这么多年开班子会,李合光五味杂陈。他说,多年来村里一直没有像样的办公场所,都是临时借用村水厂的简易活动板房。2014年8月的一天,村两委几个成员在板房里议事,一场狂风刮来,瞬间把板房掀翻,4人被砸伤。
“干部没有‘家’,村两委没阵地,党员干部都聚不起来,何谈凝心聚力搞发展?”板房被掀事件,深深地刺激了李合光和其他村干部,下定决心建办公场所成了大家的共识。
村里没钱,李合光想尽一切办法筹款,除了借、贷款,他还自己掏腰包,班子成员也都纷纷出资。经过日夜赶工,两个月后,一个近300平方米的两层办公楼拔地而起。
有了新“家”就有了心劲儿。此后,李合光先后召开20多次两委班子会,统一思想,商讨大事小情,又召开30多次全村党员群众代表座谈会,谈想法、说规划,广泛征求大家意见,确定了村里未来3年的发展规划:建设美丽乡村,建成民俗一条街,实施二次创业,实现经济转型,完善农田基本建设,提高学校办学能力和水平,建设特色小镇。
规划出台,没钱咋建设?
圪垱店村是集体穷、村民富,为撬动民间资金参与民俗商业街建设,村里本着“谁建设谁受益”的原则,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眼下,投资1000多万元的60米宽、2公里长的民俗一条街正在硬化。
1年多时间,该村利用村慈善工作站这个平台,投资30余万元完成圪垱店小学的旱厕改造工程,解决了学生如厕难问题;创业产业园、现代农业产业园、特色小镇,也完成了前期规划。
去年,村里搞环境卫生大清理,全村街道总长近20公里,村两委成员分包到各大主要街道,和群众一道前后大干了20多天,清理了1万余立方米垃圾。此外,村里还完善了环境卫生长效机制,实现了垃圾日产日清,村容村貌如今焕然一新。该村村民杨重阳说:“这一届干部想发展、干实事,群众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作为村民代表,更应该积极支持配合村两委的工作。”
文化聚力 风清气正
“自从俺村建起了文化广场,附近汤王堤、邢庄几个村的群众都来这里跳广场舞、打篮球、打乒乓球、打门球,每天都有成百上千人,别提多热闹了。”村民赵彩玲乐呵呵地告诉记者,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2015年年初,武陟县在全县农村实施“堡垒、阵地、慈善、文化、平安、清廉”六大工程,圪垱店村多次召开两委会和党员群众代表大会,凝聚全村各方力量,克服各种困难,不到半年,就集中建起了文化广场、门球场、篮球场、慈善幸福院、群众工作站,完善了图书阅览室、党员活动室,今年又扩建了活动广场,修建了村级公园,全村人有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没想到一个文化广场把回汉群众都团聚起来了,让俺村和周边村也团结起来了。”回族村干部范广慈说,“说实在的,有了这几个文化阵地,干部群众见面多了,经常打个招呼、聊上几句,显得更加亲近了。”
“面子”建好了,“里子”更要丰富。精神文明创建、道德模范评选在圪垱店村开展得如火如荼,首批评选出的5户五好家庭、6名好媳妇、6名好村民、6名优秀党员,村里除了对他们进行隆重表彰外,还光光彩彩地给五好家庭和优秀党员家挂了牌。
该村治保主任张海军说:“道德模范评选在村里产生了很大影响,现在村民比孝顺、比和睦、比团结、比正气的氛围渐浓,风气可比以前好多了!”
产业转型 前景光明
该村回族群众多,祖辈传下来的皮毛加工是村民赖以生存的技艺,也是圪垱店村最大的支柱产业,2013年该村皮毛加工企业已达100多家。
村民富裕了,环境却被污染了。2014年,圪垱店村皮毛污染成为环保部华北局挂牌督办的重点对象。
一边是1万多名群众养家糊口的主要经济来源,一边是国家环保政策的重压,不关不转不行。怎么办?
为了绿水青山,该舍时一定要舍!武陟县委、县政府责令限期全部关停圪垱店村皮毛企业。
决策易下,工作难做。一个月内,李合光组织村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召开10多次会议,寻找产业转型方向,奔赴北京、南阳等地考察,学习先进经验,为群众想办法、谋出路。武陟县委、县政府也格外重视圪垱店村的转型发展,专门成立了圪垱店产业转型工作领导小组,帮助圪垱店村寻找新的发展方向。
经过集思广益,圪垱店村结合村情,研究出了建设民俗风情一条街、特色居民小区、新兴创业产业园、生态农业产业园的发展思路,并全力付诸实施。
如今,计划投资15亿元的集清真食品、服装加工、生态农业为一体的创业产业园,正在加紧建设中,2.2公里长的主干道正在紧锣密鼓施工,路面即将硬化,今年5月底将建成通车。项目建成后,预计将实现6000余人就业,年可实现利税上亿元。
碧海踏浪豪情在,又见东风卷潮来!如今,处在产业转型阶段的圪垱店村,又豪情满怀地喊出了“赢在转型期”的豪言壮语。我们有理由相信,有武陟县委、县政府和圪垱店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有该村党员干部的凝心聚力,有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圪垱店村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①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