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合力打造高质量、有特色、国际化的教育品牌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2016 年5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品牌合作提质增效 开放创新跨越发展
合力打造高质量、有特色、国际化的教育品牌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4月9日,河北衡水中学校长张文茂(左)与沁阳永威学校校长蔡林森(右)共同为衡中河南分校揭牌。
  沁阳永威学校董事长任太平随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考察团出访,参加中荷经贸论坛活动。
  沁阳永威学校副校长申芳
 
   

  编者按: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实行集团化、开放式办学,借以提升焦作教育质量整体水平,是我市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4月9日,衡中河南分校揭牌仪式在沁阳永威学校隆重举行,省、市相关领导出席揭牌仪式,焦作市各省级示范性高中校长、沁阳市中小学校长、永威学校全体师生及家长共6000多人参加活动。这是河南永威学校继10年前引进闻名遐迩的江苏洋思中学校长蔡林森品牌之后,开拓进取、创新发展的又一里程碑式事件。为了让全市各界人士对衡中河南分校进行全方位了解,本报记者日前走进沁阳永威这所河南名校,与其主要领军人物进行深入交流,希望借此能够使我市广大家长、学生对衡中河南分校的办学情况、合作目的、合作方式等方面有所认识。

  强强合作 同频共振

  ——对话沁阳永威学校校长蔡林森(摘要)

  蔡林森人物小传

  蔡林森,中国基础教育的传奇人物,对教育充满热爱并深深扎根于教学第一线的教育家,成就“洋思神话”,再创“永威奇迹”。从乡村到城市,从江苏到河南,从洋思到永威,他的教育实践生动地诠释了这样一句话: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全国基础教育课改的先行者,不少学者、教育同人和新闻媒体称他是“大校长蔡林森”。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十大明星校长、全国初中教育改革特别贡献奖、江苏省名校长等称号,享受沁阳市政府津贴。

  让永威教学模式和 衡中拼搏精神深度融合

  记者:4月9日,衡中河南分校正式在沁阳永威学校高中部挂牌成立,永威学校迈出了与河北衡水中学合作办学具有战略意义的一步。作为一所河南知名、在全国都有影响力的学校,永威学校为什么还要选择与河北衡水中学合作办学?

  蔡林森:加盟永威至今整整10年,我深深感谢沁阳市委、市政府和沁阳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感谢永威学校董事长任太平先生对我的信任,给我一个好的平台,让我不断实现教育梦想:一、我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教育思想已成为永威师生的思想并成为铁的事实,小学、初中几乎人人优秀;高中本科上线率100%,一本上线率46%。二、我带领教师长年赛课、评课,把“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推广到小学,形成了“四个一”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和“几个比”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把“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推广到高中,形成“自主—合作—自主”的教学模式。三、推广教书育人责任制,项项、层层承包,调动了教师积极性,教师一心扑在工作上,谁也不外出搞有偿家教。四、在课改实践中,永威学校快速建成了小学、初中、高中优秀的教师队伍。

  2015年暑假,我在山东台儿庄讲学时认识张文茂校长,发现彼此拥有共同的语言。我们共同认识到,弘扬革命精神必须从娃娃抓起,学校立德树人,就必须从弘扬革命精神抓起。衡水中学不仅创造了高考奇迹,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吃苦精神。我们永威学校严格训练和师生的吃苦精神还不及衡中,我便向董事长建议,一定要学习衡中,把衡中的拼搏精神和永威学校的教学模式深度融合,进一步锻造永威教育品牌。董事长高度重视,立即考察衡中,协商签约,拉开了永威和衡中联合办学的序幕。

  “减负”不能“一刀切”

  记者:在全国都在喊“减负”时,您为什么要重提“吃苦精神”?如何让师生敢于吃苦,甚至乐于吃苦?

  蔡林森:现在到处都在喊减轻学生负担,有的专家宣传西方教育过了头,把西方教育说成“轻松”“自由”“学生可以不吃苦”,似乎学生课外负担越轻越能出人才。我认为,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学生负担是不一样的。“减负”要实事求是,一定要严格把握好一个“度”,既不能过重,又不能过轻,既要保证学生健康,又要保证学生学好功课,成人成才。“减负”的根本在于课堂的高效。越是有强大精神动力、肯吃苦的学生,学习效率越高,成绩就越好,并越感负担轻。

  达到“两个同步”

  实现强强合作、同频共振

  记者:对于下一步与衡水中学的合作,您有什么样的期待?

  蔡林森:根据我校与衡水中学的合作协议,从今年秋季起,衡水中学将派管理干部、骨干教师到衡中河南分校,加强高中部的管理,届时两校将实现教学资源共享,达到“两个同步”——教师远程同步备课,学生同步训练。

  本报记者 徐金华

  以责任教育涵育卓越文化

  ——对话河北衡水中学校长张文茂(摘要)

  记者:您对蔡林森校长的办学思想及其在永威学校的实践成果,有什么样的认识和评价?您认为衡水中学和永威学校在办学理念上有哪些共通之处?

  张文茂:从洋思到永威的实践证明,蔡林森校长的教育思想,具有很强的普适性、科学性和引领性,有较强的生命力。他真的是一个好校长,是教育奇迹的创造者。我认为永威学校的理念、文化、课改、教书育人责任制等方面,都与衡水中学有着共通之处。比如,永威提出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吃苦就是享福”“怎样干好,就怎样干”,衡中提出的“给学生终身受益的教育”“让校园成为激情燃烧的乐园”,这都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所在,也是办学的行为指南。

  记者:衡水中学创造了“高考神话”,个中因素——优秀的生源、优秀的教师、优秀的管理队伍等,您认为最核心的是什么?“衡中经验”最核心的竞争力是什么?

  张文茂:衡中最鲜明的特点和最根本的标志就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不同于一般学校的文化氛围,不同于一般人群的精神境界和价值追求,即以责任教育涵育卓越文化,这也是衡中最核心的竞争力。近年来,我校提出了“办负责任的学校、当负责任的老师、做负责任的学生”的总要求,奠定了衡中的文化根基,形成了衡中的办学特色,促进了学校的持续发展。

  记者:衡水中学连续多年创造“高考神话”,在看重升学率的同时,学校是如何处理好升学率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关系?

  张文茂:没有升学率过不了今天,只有升学率过不了明天;没有升学率会被边缘化,只有升学率会被庸俗化。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高考是国家选拔人才和大部分学生实现人生理想的重要途径,是现行高中教育绕不开的现实,高中教育重视高考方向是完全正确的,高中追求高升学率、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升学率绝不是高中教育的最终归宿,我们的责任不仅仅是让学生考入好大学,更重要的是要给学生终身受益的教育,给学生植入崇高的美德,诸如仁爱、责任、感恩、进取等,并使其内化为一种向上、向善、向美的正能量,形成一种灵魂和精神,从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基。

  记者:您在衡中河南分校揭牌仪式上说,将与沁阳永威学校高中部加强交流合作,共同创新发展。您认为衡中的办学模式、办学经验如何在衡中河南分校运用好、发展好?

  张文茂:既然永威学校挂了衡中河南分校的牌子,就是衡中的一员,衡中就会负责任地开展好工作。我校会定期派管理干部、骨干教师到衡中河南分校加强高中部的管理,永威学校教师也将分批到我校进行研修和交流。同时,两校也将实现远程同步备课、教学,在教学资源、校本课程等方面全面实现共享。在合作办学中,两所学校的做法只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只要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都应该得到肯定,都应该互学互鉴,促进共同提高,携手为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本报记者 徐金华

  张文茂人物小传

  张文茂,河北衡水中学校长,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河北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等荣誉称号。

  张文茂的教育理念集中表现为以责任教育涵育卓越文化。衡中的责任不仅仅是让学生考入好大学,更重要的是要给学生终身受益的教育,让学生看到努力的方向,给学生植入崇高的美德,诸如仁爱、责任、感恩、进取等,并使其内化为一种向上、向善、向美的正能量,形成一种灵魂和精神,从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基。

  永威学校董事长任太平慈善事迹简介

  任太平,河南永威安防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永威学校董事长,全国双优民营企业家。先后当选河南省第十届、十二届人大代表,河南省第九次党代会代表。曾荣获第八届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捐赠个人、第二届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奖,被评为中华孝亲敬老之星、第三届全国民办教育十大杰出人物、河南省民办教育办学功臣。

  他是爱心慈善的楷模,为社会公益事业累计捐款超过9000万元。他办福利企业大量招收残疾工人,永威安防股份有限公司现拥有残疾员工668名,是焦作市最大的福利企业之一。他创办永威学校,坚持不以盈利为目的,办优质教育。为了资助家庭困难的学生,不让孩子因贫困而失去受教育的机会,永威学校与河南省慈善总会联合设立了“慈善阳光班”,每年出资300万元,扶持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学生完成高中学业。

  着眼新起点 定位高标准

  ——对话沁阳永威学校副校长申芳(摘要)

  一脉相承 异曲同工

  记者:沁阳永威学校和河北衡水中学都是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名校,此次两校的强强联合,是教育创新发展、开放发展的一次新探索、一次新实践。您认为,两所名校有哪些合作的基础?

  申芳:10年前,蔡林森校长把“洋思经验”带到了永威学校。我们在蔡林森校长的带领下,坚持“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教育理念,实施“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和教书育人责任制,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教学质量全市领先,办学经验影响全国。截至目前,全国各地到永威学校参观学习的人数突破100万人次,永威学校已成为河南教育的知名品牌和对外窗口,先后被确定为“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实践基地”“全国基础教育培训实践基地”“河南省校长、教师培训基地”“全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先进单位”等。

  多年来,河北衡水中学在张文茂校长的带领下,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管理、求真务实、质量第一”的办学思想,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大力推进以“教会学生学习”为目标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丰硕的育人成果,累计培养出河北省八成以上清华、北大生源,创造了令人惊叹的“高考神话”,叫响了享誉全国的“衡中品牌”。可以说,两所学校是惺惺相惜、相互神往已久。两所学校有共同的教育追求,有相同的教育理念,有相似的管理体制和治校方略。“衡中”“永威”两个教育品牌,有着深厚的合作基础。张文茂、蔡林森,这两位长期坚守在教学一线的教育大家结合在一起,一定能够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上有新的探索和实践。

  优势互补 再上台阶

  记者:合作的本质是实现优势互补。您认为永威学校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在和衡水中学的合作中,需要学习衡水中学最核心的内容是什么?

  申芳:永威学校的优势在课堂教学上。学校长年赛课、评课,推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已有10年了。学校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项项一流。小学、初中学生人人优秀;高中部被评为河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高考人人进本科,一本、二本上线率焦作第一。

  衡水中学以严格管理著称,永威学校要再上台阶,实现跨越式发展,就要进行二次创业,既要不断深化课改,保持和发展原有的优势,又要深挖潜力,自我加压,向衡中学习其追求卓越的严格管理,培养学生特别能吃苦的精神,让学校既有高效的教学模式,又有更加科学、严格的管理体制。

  深度融合 共赢未来

  记者:衡中河南分校的成立,得到了焦作市教育局、沁阳市教育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很多家长也期待着衡水中学和永威学校的合作能够给学生带来福音。接下来,在具体的合作方式上,如何实现两所名校的深度融合?

  申芳:我们的合作绝不是简单地挂一个名,而是要通过具体的规划、落实,实现真正的深度融合。

  一、落实衡中“办负责任的学校、做负责任的老师、当负责任的学生”的理念,培养理想坚定、品质坚毅、成绩优异的高素质学生。二、学习衡中多元化的德育培育模式。将德育活动多样化,吸引学生积极参与,通过活动实现心灵的洗涤和升华,自觉主动地严格要求自己。三、把衡中的教育理念与永威的教学模式融合发展,培育优秀的全面发展的学生。 本报记者 徐金华

  (本版照片均由沁阳永威学校提供)

  编者注:本版所载为本报记者与衡中河南分校几位负责人的对话实录摘要,相关文章请关注今日本报六版《教育周刊》“对话衡中河南分校”栏目及后续相关报道。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