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阳爸爸,今天我来做个家访,交流一下小阳最近在学校的表现,也了解了解她在家的情况。”
5月16日,趁着中午的休息时间,解放区和平街小学四一班班主任秦晓燕来到学生小阳家中家访。虽曾去过小阳家,但秦晓燕的心里仍感触良多,4年前的那次家访也一直在她脑海中回放。
4年前,也是一个中午,秦晓燕第一次到小阳家里家访。她原本是带着一丝怒气来的,她想不明白,一个只有7岁的孩子,怎么会经常耍小聪明向同学索要东西呢?这不是这个年纪的孩子该有的行为。“一定是家里的教育没有到位,所以我要去跟她的父母谈谈。”秦晓燕想。
到了小阳家中以后,秦晓燕才知道小阳的妈妈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她的爸爸靠修鞋的微薄收入抚养她和哥哥长大。爸爸每天早出晚归养家糊口,无暇过问小阳的学习和生活,才使得她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爱耍小聪明、对人不礼貌。
家访之后,秦晓燕就对小阳格外关注。得知解放区妇联和解放区教育局妇委会联合开展了“代理妈妈”活动,她立刻萌生了做小阳“代理妈妈”的念头。“我一直认为,一个人在行为上出现异常,都是心理上出了问题,小阳出现的种种坏习惯,跟她从小缺乏母爱是分不开的。”秦晓燕说,“我要做她的‘代理妈妈’,关心她,爱护她,让她感受到妈妈的温暖,帮助她慢慢改掉坏习惯。”
从小阳一年级起,秦晓燕就扮演起了她妈妈的角色,倾听小阳的心里话,周末带她外出游玩,为她添置衣裳,给了她久违的母爱。现在的小阳正逐步改变着自己,不仅改掉了原来的那些坏习惯,还在四年级上学期高票当选为班长,成为秦晓燕最得力的“小助手”。
“秦老师对我特别好,像妈妈一样,关心我的功课,还常给我送衣服。”小阳说。她每天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去上学,因为在学校里能见到美丽的秦老师。
这只是解放区“代理妈妈”关爱困难儿童的缩影。为让留守儿童和单亲儿童能够健康、快乐成长,2007年解放区妇联通过公开向社会征集“代理妈妈”的方式,广泛招募巾帼志愿者。该倡议一经发出,立刻受到了来自留守儿童、学校、家长的一致好评。该区按照“就近、高效”的原则,挑选巾帼志愿者与留守儿童、单亲儿童结为“一对一”代理对子。目前,共有来自全区不同岗位的588名“代理妈妈”与留守儿童、单亲儿童结为帮扶对子。在日常生活中,“代理妈妈”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就孩子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与其家长进行沟通,同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开展家庭教育、法治宣传教育、心理咨询等方面的服务,切实解决孩子们心里缺乏关爱、感情缺乏寄托、学习缺乏帮助、生活缺乏支持、管理缺乏家教等系列现实问题,引导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
图① 放学后,秦晓燕把小阳带到办公室指导她写作业。
图② 看着每年得到的奖状,秦晓燕鼓励小阳增强学习信心。
图③ 秦晓燕在教小阳叠被子。
图④ 秦晓燕与小阳在放学路上。本报记者 刘金元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