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博大精深,如何最大限度发挥其优势,为群众健康服务,一直是市中医院各科室临床科研的重点。前不久,记者得知市中医院内六科正在积极探索中医治疗代谢综合征的办法后,决定到该科采访。
在得知记者的来意后,该科主任陈百顺说:“近年来,患代谢综合征的人越来越多。由于这种病是多方面引起的,所以西医目前对此病的病因还没有统一的认识,但倾向于脂肪代谢紊乱,根据现代检测手段,一般显示血脂偏离正常范围,多见于体型肥胖的人。其实,中医上并没有代谢综合征这个病名,但在肥胖病的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所以,我们根据肥胖病的治疗经验,对代谢综合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希望能让更多的患者得到有效治疗。”
中医认为,引起肥胖的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与先天禀赋有关,即现代医学所述的遗传因素;二是嗜食膏粱厚味,营养供过于求;三是嗜卧少动,体能消耗明显降低,致营养过剩,使脂肪充于肌肤而致肥胖;四是脏腑功能失调,肝郁气滞、脾虚失运、肾虚气化失职,内伤久病,痰浊内生或外受湿邪,使痰湿蓄积体内。根据多年的诊疗经验和不断的临床探索,陈百顺指出,代谢综合征初期的关键在脾,因为脾主运化,是生痰的根源,脾虚容易导致痰湿;代谢综合征转变期的关键在肝,因为肝可使化热伤阴或致寒化伤阳;到了代谢综合征的虚损变症期,则关键在肾,因为这个时期病症的主要临床特征是中心型肥胖、血脂异常、糖尿病、高血压病,都可归于中医的痰浊、湿阻、血瘀的范畴,尤其在糖尿病晚期阶段,其虚损变症最多,最能体现出肾虚的本质。
随后,陈百顺翻开一份病例对记者说:“前不久,我接诊了一位30多岁的女性患者,症状为全身无力、大便不成形、月经量少、特别怕冷,而且喝水后一会儿就要上厕所,总感觉水一直在肚子里,腰腹部很胖。经过诊断,确诊为脾虚导致的代谢综合征。因为肌肉的营养靠脾运化水谷精微而得,所以脾虚的人很容易感到全身无力,而大便不成形,也是脾虚的标志性表现。同时,脾虚易导致气血不足,要么月经量少,要么月经淋漓不尽,颜色变得很淡。”
陈百顺介绍,近年来,该科在发挥自身临床科研优势的情况下,积极关注国家在中医方面新的科研成果,并根据第二届全国肥胖病学术会议的意见,在辨证治疗方面,将代谢综合征分为脾虚湿阻型、胃热湿阻型、肝郁气滞型、脾肾两虚型、阴虚内热型五种类型,并以此为基础辨证施治。在治疗脾虚湿阻型代谢综合征方面,该科根据患者体肥臃肿、倦卧少动、胸闷气短、纳差腹满、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的特征,主要用香砂六君子汤和平胃散合五苓散来健脾益气、化痰除湿。在治疗脾肾两虚型代谢综合征方面,则根据患者形体肥胖、疲倦乏力、腰背酸痛、头晕气短、畏寒肢冷、阳痿阴冷、下肢浮肿、舌淡体胖、脉沉细的特点,以四君子汤合肾气丸来益气健脾、温阳益肾。在治疗肝郁气滞型代谢综合征方面,根据患者形体肥胖、胸胁苦满、胃脘痞满、时有呃逆、月经不调或闭经、失眠多梦、舌质暗红、苔白、脉弦细的特点,主要用越鞠丸合桃红四物汤来行气解郁、活血化瘀。在治疗阴虚内热型代谢综合征方面,则根据患者形体肥胖、头痛眩晕、目胀耳鸣、面色如醉、血压升高、肢体麻木、五心烦热、舌尖红少苔或薄、脉弦细等特点,以半夏白术天麻汤合二陈汤来化痰降浊、滋阴清热。在治疗胃热湿阻型代谢综合征方面,则根据患者形肥体健、多食易饥、胃脘滞闷、口舌干燥、口渴喜饮、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滑数的特点,以凉膈散合三仁汤来泻热通腑、利湿化浊。
最后,陈百顺表示,该科正在不断发掘减肥古方的运用,如《金匮要略》中的防己黄芪汤、泽泻汤,《宣明论》中的防风通圣散,《和剂局方》中的二陈汤、五皮饮、藿香正气散,《济生方》导痰汤,《千金方》中温胆汤,《伤寒论》中五苓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