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市力促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全力做好夏季消防检查工作
国务院南水北调办领导莅焦调研
帮扶小分队 送农技进大棚
市政协组织委员调研 农村扶贫开发工作
樱桃节前访小底
市邮政部门举行刘钊中外邮票设计艺术展暨 《中国古镇(二)》特种邮票首发式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6 年5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 拓展农民增收空间
我市力促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讯(记者原文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三农”工作的永恒主题,也是农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十三五”期间,为齐心协力打好扶贫攻坚战,我市将以“百千万农民创业创新行动”为载体,大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村产业融合,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力促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百千万农民创业创新行动”是市委、市政府确立的一项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为做好该项工作,我市将进一步加快建立创业孵化基地,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创业服务,建设农民创业基地、大学生创业基地,吸引农民、大学毕业生、退役士兵等返乡创业;整合商务、人社、农业等部门的教育培训资源,针对农民需求分类开展专题培训,加强创业指导服务;重点推进高效农业、生态饲养、怀药、电商、乡村旅游、光伏农业六大产业发展,明确适合本地发展的主导产业,并对有代表性的典型示范点进行重点扶持;做好创效型产业村、创新型企业、创业型农民的选拔和培育工作,建立跟踪服务台账,实时掌握发展动态,大力宣传农民创业创新的典型事例,让更多劳动者投身到创业创新的热潮中。

  如何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我市将根据农业发展现状,通过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方式加快转型升级,农业与工业相融合的方式拉长产业链条,并运用新手段发展新产业,积极培育农业产业融合主体,为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出新思路和新理念。

  为此,我市将积极发展都市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以打造新型工业城、区域中心城、知名旅游城、生态宜居城、太极文化城为统领,大力发展集观光休闲、农事体验、特色餐饮、生态采摘、度假娱乐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业和都市生态农业。在此基础上,我市还要聚焦休闲养生旅游产业,加快推进孟州市“老家莫沟”特色小镇、武陟县妙乐寺禅修文化小镇、温县陈家沟特色小镇建设。

  在通过农业与工业相融合的方式拉长产业链条方面,我市将按照省委、省政府“一群一园一基地、群创经济满天星”的战略部署,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向种养业基地靠近、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剩余劳动力富集地靠近、特色优势产业向具备优势资源和相应产业基地的地方靠近,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同时,我市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建立设施化、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的原料生产基地,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拉长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带动农户和农民合作社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让农户分享更多收益。

  在运用新手段发展新产业方面,我市将通过互联网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推动现代农业再上新台阶。我市将开展农村电商经济专项行动,引导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开展电子商务业务;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工程,扎实推进博爱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和孟州市农村淘宝试点县建设,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镇、示范村创建;依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立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网点,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农产品进城与农资和消费品下乡双向流通格局。

  在培育农业产业融合主体方面,我市将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流转,引导农民采用土地股份合作与联合、土地托管等方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继续完善财税、信贷保险、用地用电、项目支持等政策,加大对新型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鼓励供销合作社等各类服务主体发挥综合服务优势,加强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有效对接,开展专业化、规模化服务;在农资供应、生产管理、农产品流通、农村服务等重点领域,为农民提供便利实惠和安全优质的服务。①4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