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视觉新闻丨市场卫士 上一版3  4下一版
用镜头展示“老家莫沟”风采
我市举行“文明经营 从我做起”签名活动
市工商局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覆盖
强化“先照后证”监管工作
图片新闻
市工商局开展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查检验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6 年5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镜头展示“老家莫沟”风采
——“全国摄影名家看莫沟”活动侧记
作者:本报记者 原文钊/文 赵耀东/图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在和睦大讲堂,孟州市委书记李英杰(左二)向摄影家介绍孟州市情。
  84岁的姚兰君老人展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老虎鞋。
  莫沟村的昼夜图书馆成为采访焦点。
  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在莫沟采风。
  采风活动中,摄影家现场通过微信、微博发布新闻。
  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雍和被这里淳朴的乡情民风吸引。
 
   

  找回曾经的记忆,留住难舍的乡愁。

  5月19日,“全国摄影名家看莫沟”活动在孟州市西虢镇莫沟村启动,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人民日报》摄影部主任李舸,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新民晚报》视觉总监雍和,中国著名纪实摄影家、“希望工程”推动者解海龙,以及傅拥军、余海波、李洁军、李泛、贾茂华、周国强、王争平、于德水等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齐聚于此,纷纷用独特的视角记录“老家莫沟”的别样风采。

  莫沟村地处孟州市产业集聚区,是太行山前丘陵向黄河平原过渡地区。村内地势北高南低,三面环沟,背靠顺涧水库,村西有汶水河贯穿南北,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种植村。

  2015年5月,孟州市委、市政府依托莫沟村的窑洞特色,按照“修复乡村生态,实现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实现共同富裕,实现传统文化回归”的“一修复三实现”工作思路,积极打造集宜居宜业、休闲旅游、生态观光为一体的特色村庄,让城市居民领略到农村自然、质朴的田园生活,让农村居民享受到城市的公共服务,走绿色、共享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

  采风活动中,摄影名家集中参观了窑洞村落、老苗书馆、席家布坊、村淘店和莫龙湖水系等地,用敏锐的视角挖掘拍摄了“老家莫沟”一大批鲜活的摄影佳作。

  《新快报》副总编辑李洁军在短短的3天时间里,拍摄到了20位莫沟村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典型人物。

  《深圳商报》摄影部主任余海波将村里9位能工巧匠收入镜头。

  《长江日报》记者周国强利用先进的飞行器将莫沟的地势地貌尽收眼底。

  20日晚,参加此次活动的著名摄影家、新华社记者费茂华就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其创作的《俺村的昼夜图书馆》新闻摄影作品发表在新华社手机客户端上,不到2天时间浏览量就突破了30余万次。

  在此次活动中,主办方专门邀请李洁军、解海龙、傅拥军做了《纪实摄影拍什么》《纪实摄影的社会实践——“大眼睛姑娘”背后的故事》《快拍快拍——影像与现代生活》的摄影专题讲座,让孟州乃至焦作广大摄影爱好者有了一次“零距离”向全国摄影名家学习的机会。

  据了解,此次活动从5月19日持续至5月25日,摄影名家除了在莫沟村进行专题摄影创作外,还对德众保税物流中心、梦云电商小镇、韩园、黄河文化园等地进行参观、采访,进一步全面了解孟州市近年来的发展情况。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