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邓帆)今年年初以来,沁阳市公安局在“一村一警”工作中,利用局、派出所、驻村民警三级平安微信群,使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与民警交流互动,形成公安工作全覆盖。
病人身份不确定,微信连线找家属。2月16日中午,该局沁园派出所社区民警丁英慧接到沁阳市中医院电话,称该院刚刚在创基宾馆附近接诊一名脑出血病人,病人身上没有任何证件,神志不清,不能说话,病情持续恶化,想让社区民警帮助找到病人家属。丁英慧立即通过微信平台,将病人的照片及病情发送到微信群,随后三级微信群爱心接力,不到10分钟,病人家属看到微信上的照片,便赶到医院。
孩子走丢民警急,找到父母心落地。4月24日傍晚,该局怀庆派出所民警发布的一条寻人启事刷爆了沁阳的微信朋友圈:“在怀庆街道自治街口,有一名两三岁、头戴蓝色鸭舌帽、上身穿着红色格子衬衣的小男孩在路边哭,男孩现在怀庆派出所民警张鹏飞处,请大家帮助转发找其家人。”消息迅速扩散,随后的几十分钟内,张鹏飞的电话被打到发烫,很多热心群众致电询问孩子更加详细的情况,并且积极提供线索。最终,通过这些线索,当日19时30分,民警在沁园街道辖区联系上正在焦百联盟店附近的男孩父母。
防范提示效果佳,电信诈骗未得逞。5月3日15时20分,沁阳市民范某接到来自北京的陌生电话,对方自称北京市公安局民警,说范某的银行卡在北京洗钱,公安部正在开展“清网行动”,要求范某在当日16时30分前通过工商银行转到农业银行一张指定卡上5万元,否则会被公安机关抓走。范某信以为真,赶紧从银行取了5万元准备转过去,但是猛然想到前几天在手机上看过沁阳市公安局民警发布的一条防电信诈骗常识微信,于是先到派出所询问情况。民警听后马上意识到这是典型的电信诈骗,告知范某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电话,遇到可疑情况时要立即报警,千万不能转款。范某终于平静下来,保住了辛苦打工挣的钱。
截至目前,该局三级平安微信群已发布警方提示、警务信息、各类安全防范知识2万余条,受到3.6万余人关注,并受理群众求助、举报等600余起,成为警民沟通的“连心桥”、便民利民的新平台。
本报讯(记者邓帆)近年来,武陟县公安局按照执法规范化建设总体布局,以“统一审核,统一入口、出口”为抓手,做强建优规定动作,创新发展特色亮点,有力保障了执法办案所需,推动了执法规范化建设换挡提速,被省公安厅评为全省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
做实一体化保障,规范“两统一”基础。该局高标准改建执法办案中心,功能室增加到19间,安装了“智慧法制”系统,升级了视频监控,推出了“五个一站式”服务,通过规范化流程、无死角监控促进了民警良好习惯的养成;建立了公安机关与检察机关刑事司法对接运行工作机制、法制部门与侦查部门对接运行工作机制等,明确刑事案件提请逮捕、移送起诉一律由法制部门对接,统一了移送标准,细化了操作流程,理顺了对接程序,保障对口衔接工作规范高效运行。
建立标准化流程,规范“两统一”审核。去年8月份以来,该局全面推行刑事案件证据视图制度,办案单位在提请逮捕、移送起诉前制作成证据视图,连同案卷一并移交法制部门审核,既方便了法制民警审核案件,又增强了侦查民警的取证意识,有效预防了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病”案发生;出台《武陟县公安局110接处警规范》《武陟县公安局执法记录仪使用与管理规定》等13项执法制度,从接处警、调查取证、案件办理等方面进行规范,覆盖案件办理全流程,让民警有规可依、有章可循,有效避免了了执法行为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依托平台化监管,规范“两统一”监督。该局在执法办案中心视频监督的基础上,将执法办案中心视频与局机关内部监督平台对接,充分发挥网上督查系统的作用,对民警讯问过程进行监督,及时发现民警的不当行为,并刻录讯问视频光盘,实现了执法监督从静态向动态、从事后向全程的转变;民警讯问结束后,笔录文书直接上传全省警务综合平台,网上巡查平台民警全天24小时值守,及时进行网上审核,一经发现问题,指导民警立即整改,凡整改不到位的,一律不予审批,将执法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将刑事“两统一”工作纳入警情研判,分析研判全局性、普遍性、顽疾性执法问题,督促责任单位整改落实,制作下发《执法预警提示》,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