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军医风采丨新 媒 体 上一版3  4下一版
奏响和谐医患之歌
焦作市旅游年票 将引爆六一亲子游
上周本报最受关注微新闻公布
桑葚满园采摘忙
焦作地区政务微信排名
走进青龙峡感受山水魅力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6 年5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奏响和谐医患之歌
——记第九十一中心医院感染科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李慧霞(右)正在为患者检查身体。
  本报记者 朱传胜 摄
 
   

  本报记者 朱传胜

  当下,医患关系十分难处。从北京的魏泽西事件到广州牙医陈仲伟被砍事件,2016年医患矛盾呈现出日益激化的趋势。如此紧张的医患关系,着实令人担心,显得有些沉重。但是,在第九十一中心医院感染科,医患关系却与上述事件形成鲜明对比,呈现出的是和谐、友爱的动人景象。

  医术精湛

  让患者从心底尊重和信赖

  在第九十一中心医院感染科,整个科室里找不到一幅锦旗和感谢信;医生办公室里,仅有几幅装裱的书法作品高高地挂在墙面上。这个科室,难道就是一直备受患者点赞和信赖的科室吗?不过,记者心中的疑团很快被该科主任李慧霞解开。原来,该科之前墙面上满是锦旗和感谢信。后来,该科根据相关规定,将这些锦旗、感谢信全都取了下来,存放到了仓库。

  不过,从保留下来的书法作品就可以看出,患者对该科有着从心底的尊重和信赖。在一幅字数最少的书法作品上,“医术超绝,功德无量”八个大字异常醒目。李慧霞说,送书法作品的姓李,是一名丙肝患者。经过该科医治,这名患者已经彻底得到治愈。

  “丙肝因发病难以觉察,被医学界称之为‘隐匿的杀手’。与乙肝相比,丙肝不是普查的疾病,所以很容易漏诊。而且,大多数人对丙肝知晓率低,不知道其危害性,即使有些人被查出患了丙肝,因不耽误吃喝和上班,未及时接受正规治疗,从而造成悲剧的发生。”李慧霞说。为了救治广大丙肝患者,该科将该病作为科室主攻方向之一。“令人惊喜的是,目前医学界已经攻克了多年来被视为不可治愈的丙型肝炎。”李慧霞说。

  不仅如此,作为世界性医学难题的乙肝,在该科的治疗下也有奇迹发生。两年前,一名44岁的男性患者,因患乙肝而四处求医。后来,这名患者慕名到该科求治。当时,经过乙肝五项检查,这名患者被检查出有大三阳、肝功能异常,而且肝病病毒量达到1.36E+05lu/ml。经过一个月的治疗,这名患者的乙肝病毒量直降为零,表面抗原消失。治疗两个月后,这名患者表面抗体产生。经过两年定期复查及随访,目前,这名患者各项化验指标均已正常。这意味,这名患者久治不愈的乙肝病情已被治愈。在李慧霞看来,这名乙肝患者被治愈,确实能够为该科“长脸”。但是,这仅是个例,并不具备普遍性。“这可能是我的治疗方案比较适合这名患者,再加上这名患者体质很好,积极配合治疗,心态较好的结果。”李慧霞坦率地说。

  寻找良方破解疑难病症,是一个科室技术实力和水平的有力体现。在该科,李慧霞带领她的医护团队,不断挑战肝病难题,为不少疑难肝病患者点燃了康复的希望。

  在传染病治疗领域,重型肝炎是一道医学难题,病情一旦爆发,在短期内就会迅速发展并危及患者的生命,其死亡率曾一度高达80%。在该科,采用先进的技术,一次次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使重型肝炎患者在这里得以重生。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最凶险的并发症,往往来势凶猛,若不及时抢救,病人很快会出现低血压、休克,以至死亡。该科医生凭借着过硬的治疗本领,一次又一次地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正是因为如此,该科成为不少肝病患者心目中值得托付的地方。一名陕西的刘姓患者,2008年因重型肝炎被该科抢救过来后,每隔三四个月,他就会坐火车定期到该科进行复查。因路途遥远,该科建议这名患者到当地医院复查,把检查结果传过来就行。可是,这个建议竟被这名患者所拒绝。8年来,他不顾路途遥远,一直坚持到该科进行复查。因为,他从内心认定,该科能够为他的健康保驾护航。无独有偶。一名来自许昌的重度肝病患者也是如此。他每次复查,都要路过郑州,而他从不去省城的大医院。因为,他对该科有一种非同一般的信任。其实,像这样对该科有着信任感的患者,在该科还有很多。

  爱心接棒

  一心为患者服务

  在该科,让患者感动的不仅仅是医术,还有该科提供的优质服务和医者的仁爱之心。

  花小钱、看大病,是很多患者的愿望。为了减轻患者的负担,该科医生总能使用经济实惠的药物,让患者看好病。一名手足口病的患儿,就近在该科住院救治,住院治疗一个星期,结账时仅仅花费了600元钱。一名患有水痘的中年人,同样在该科接受治疗一个星期,从检查到用药,其医疗费一共花费了1000余元。

  而这,是该科花小钱、看大病的一个缩影。

  一名来焦打工的外地人,因患肝硬化到该科医治,身上所带的钱不够缴纳医疗费,李慧霞二话不说,从自己的工资卡上取出1000多元钱,借给这名素不相识的患者看病拿药。一年后,当这名患者找到李慧霞还钱时,她竟然忘记了借给患者看病拿药钱的事。李慧霞告诉记者,在该科,这根本不稀奇,这样的事情,他们科的医生都做过。此外,为了方便患者,该科医生还经常垫付钱,为患者邮寄治疗药物。

  其实,该科让患者感到温暖的,远不止这些。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早期需进行全流饮食,以此避免进食粗糙而导致消化道再次大出血。为此,该科医护人员要么在附近的家中为患者做好稀粥端过来,要么在科室里用小锅为患者煮稀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科医护人员就像伺候家人一般,不仅将饭端到患者面前,而且还亲手给患者喂饭。遇到没有陪护的患者,每到吃饭时,该科医护人员从来不用安排,自掏腰包为患者买来饭吃。

  患者生日时,医护人员为患者购买蛋糕庆生;每逢新春佳节,医护人员都会与患者共同吃饺子过节;患者的衣服烂了,该科掏钱为患者购置新衣服……在该科,医生和患者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正是这样融洽的医患关系,让该科像一块磁铁石一般,让住院的患者不忍分离。

  不仅如此,一些在该科住过院的患者,患了其他疾病,也要选择到该科住院治疗。

  家住市区的退休教师梁阿姨,就是其中的一个。几年前,她因患肝硬化合并腹水到该科住院治疗。在该科的精心医治下,梁阿姨身上的腹水消退了,肝功能也恢复了正常。3年定期复查和随访结果显示,其病情一直没有复发。正当大家为其病情得到治愈感到高兴时,梁阿姨却又患上了恶性淋巴瘤。为了让梁阿姨得到更好的医治,梁阿姨的儿女们托关系,将其送到郑州一家大医院医治。可是,梁阿姨却坚持到第九十一中心医院感染科住院治疗。“我就是死了,也要死在这里,除了第九十一中心医院感染科,我哪个地方都不去!”梁阿姨的坚持,让她的子女们毫无办法。后来,梁阿姨的儿女们通过该科医生做思想工作,劝说梁阿姨从该科出院,到一些治疗肿瘤最好的医院,但是没有成功。拗不过梁阿姨的儿女们,后来找到一个办法——从一些知名医院请一些专家到该科,为其母亲的病会诊。半年后,梁阿姨因病情严重,医治无效去世。就在其去世的那一晚,李慧霞像亲人一般一直守在其病床前,送走了梁阿姨人生最后的一程。料理完梁阿姨的后事,其儿女们为感谢该科医护人员对其母亲住院期间的精心照顾,非要请该科的医护人员吃饭,却被李慧霞谢绝了。

  李慧霞说,在感染科,疾病不会被感染,但爱心却会被感染。被誉为“最美女军医”的姚惠辉,曾担任感染科主任十几年,在她的爱心影响下,感染科到现在依然是一个充满爱心的医疗团队。

  当时,感染科是怎样一个科室团队呢?李慧霞从一个患者入手,向记者讲述了感染科与一位农民患者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叫大顺,是当时姚惠辉和科室人员长期资助的患者之一。大顺是一名癌症患者,此前在该科断断续续住了10多年时间。住院这么多年,他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而且还外借了不少债,每年种庄稼所得的收入,还不够他看病用。后来,他没有钱医治病,姚惠辉就动员科室人员给他凑上,让他继续住院治疗。随着癌症病情发展到了晚期,他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在接到大顺去世的消息后,姚惠辉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带着该科医生,赶到大顺所在山区的家里,参加了他的葬礼。当大顺的大儿子见到姚惠辉时,激动得泪流满面。他哽咽地说:“我爸爸走的前几天,除了您给他买的衣服外,其他衣服都不穿。临终前,他跟我说了好几次:我走时,把姚主任给我买的几件衣服放在棺木里,我要带走穿,这些衣服的颜色真好!而且,爸爸还交代我们一家人,永远不要忘记姚主任和她科室的医生们,每年到季节时,要摘一些杏、山韭菜、香椿送过去,回报咱们家的恩人!”听到这些话,姚惠辉和科室的医生再也无法抑制自己的泪水。大顺过世后,姚惠辉与科室人员和这户山里人家的联系一直没有中断。每年,他们都会抽空上山,看望大顺的妻儿。到春节时,还为大顺的妻子购置新衣。山里的许多人都认为,感染科的女医生与大顺家是亲戚。

  “两年前,姚惠辉调任到门诊部当主任,感染科主任由我来接任。虽然姚慧辉走了,但她留在感染科的那颗爱心并没有走。如今,通过爱心接棒,我们感染科依然是一个充满爱心的医护团队。和谐友爱的医患关系,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我们要把这种关系,继续保持下去。”李慧霞语气坚定地说。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