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建设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各村党组织是直接受益人。以前,俺村没有活动场所,开会、学习很不方便。如今,组织生活正常了、娱乐活动丰富了、党组织的凝聚力上来了,村党支部的号召也管用了。”近日,温县黄庄镇闫杨门村党支部书记赵洪利感慨地说。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和国家政权的前沿阵地,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是村级组织和党员、干部、群众开展活动的物质载体。2015年12月底,该镇响应县委要求,全面启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积极完善场所功能,不断提高利用率,通过县级拨付、乡镇支持、乡村自筹等方式,共投资237万元,先后对19个村的组织活动场所进行新建或修缮,建筑面积达3800多平方米。目前,全镇48个行政村实现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全覆盖”;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已成为党员活动的“家”、传播信息的“窗”和联系群众的“桥”。
党建工作是党组织的首要工作,必须要党委书记亲自抓。该镇党委书记王继业按照县委要求,带领该镇领导班子,把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作纳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大局中去研究、去部署,成立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协调小组,具体负责该项建设工作的协调和指导,所涉及的19个乡村也分别成立了领导小组。同时,该镇建设协调小组坚持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听取各行政村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保证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顺利推进。
西高肇村的党支部原借用在一个废弃的厂房内办公,房子多年失修,四处漏风漏雨,每次在里面开会,一边开会一边感觉屋子里在簌簌地落土。这其中的滋味,他们想起来就摇头苦笑。如今,该村两委会干部高兴得不得了,注重抓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在建设过程中,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他们分班对工程进行监督,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有时忙到半夜才睡觉,晚上还要轮流在工地看料,再苦再累没一个人有怨言。如今,新建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就像一个花园,村两委会干部笑了、全村的党员笑了、全村的群众心里也乐开了花……
为了推进村级组织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该镇在分别完善19个行政村室内设施的基础上,从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入手,制定和完善村级活动室日常管理工作制度,进一步推进“两议三审两公开”工作法,健全和完善村务、党务公开等民主管理制度,确保村级活动室在群众民主监督下发挥其功能。同时,该镇要求各村充分利用村级活动室,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活动和政策法规普及、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及信息发布等活动,使村级活动室成为联系群众、团结群众、服务群众的宣传中心、信息中心和活动中心,充分发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阵地作用。
訾杨门村村民许志玲乐呵呵地说:“没事就想到村委会坐坐,愿意活动就在健身器材上锻炼锻炼,不想活动就去村图书室看看书、学学知识或听党员们讲国家政策。自从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好以后,我们老百姓就感觉心里敞亮亮的。” (侯萍 李永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