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秋 见习记者翟倩倩)记者从5月21日召开的全市防汛抗旱工作会议上获悉,我市2016年防汛抗旱工作全面启动。今年我市防汛抗旱工作的总体目标是: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水库不垮坝、主要防洪河道堤防不决口、平原地区排水畅通、城市安全度汛。
近年来,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通过加固河堤、整治险库、疏浚河道、新建工程,水利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观,防汛抗旱能力不断增强。但是,由于我市自然地理条件复杂、水利设施历史欠账较多等原因,防汛工作仍然存在薄弱环节。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南水北调总干渠工程建成后,打破了城区原有防洪体系,新的防洪体系尚不完善,也没有经过较大洪水检验,一旦遭遇洪水,极易出现重大险情。保证南水北调总干渠汛期安全运行和沿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工作繁重,任务艰巨。
根据国家防总、黄河防总、省防指挥部发布的信息,今年气象年景总体偏差,防汛抗旱形势十分严峻。为此,我市对今年防汛抗旱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构筑防汛抗旱“安全堤”,确保安全度汛。
今年我市防汛抗旱工作的方针是: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
在水库安全方面,我市将进一步加强青天河、群英、白墙、顺涧、马鞍石5座中型水库的安全管理,严格执行《焦作市中型水库汛期调度运用计划(2016年)》,落实通信、预警措施,制订应急抢护和安全转移群众预案,备足抢险队伍和抢险料物,做好应对突发情况的准备工作。
在河道防守方面,黄河、沁河防汛将按照《焦作市黄(沁)河防洪预案》执行,丹河、蟒河、大沙河防汛将按照《焦作市中型河道防洪预案(2016年)》执行,其他小型河道防洪预案由各县市区制订并执行。
在山洪灾害防御方面,有山洪灾害防御任务的县市区已对溪河洪水、滑坡、泥石流等山洪灾害危险进行监测,明确预警标准、危险区范围、人员转移路线、安置地点等,采取多种方式宣传山洪灾害防御知识并进行演练,增强群众防灾和主动避灾意识。
在城镇防汛方面,汛期来临之前,各城镇已对城市河道、排涝沟、排水管道、进出水口进行疏挖,并对防汛除涝设施、通信和预警器材、抢险物资进行全面维护和补充。下一步,城区要做好河道两岸堤防的加固建设工作。
在铁路、交通防汛方面,铁路、交通运输部门将对桥涵、路基及山坡等重点地段进行检查,对危桥设立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落实限行措施,并在汛期坚持昼夜巡查,随时监测和报告情况。
在工矿企业防汛方面,工矿企业主管部门是防汛的具体负责部门,必须成立防汛机构,督促企业健全防汛制度和体系,落实责任到人;主管部门将对受威胁企业的自保工程和防汛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保证生产安全和员工人身安全。
在南水北调防汛方面,南水北调工程所在县区政府对本辖区南水北调工程防汛负总责,统筹安排南水北调防汛工作,检查督导南水北调运行管理单位落实防汛责任,完善度汛方案和应急预案。
同时,我市还将进一步完善旱情信息采集系统,切实提高雨情、旱情监测预报能力,为抗旱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将结合小农水重点县和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等项目,建设一批抗旱规划引调提水工程,进一步完善抗旱工程体系,提高抗旱能力。
据了解,我市水利、河务部门已开始分别对河流、水库防汛隐患进行排查,目前共排查隐患186处。其中,中小河流、水库重点防汛隐患31处,黄河、沁河河道内涉水物体隐患155处。各级各相关部门要对照各自目标任务,迅速落实整改任务,及时清除违章建筑和阻水障碍;同时要认真做好在建工程安全、抢险队伍组织、物料准备等工作,确保今年安全度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