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岳静)农贸市场卫生安全状况关乎百姓餐桌安全,也是我市“双创”的一项重点工作。5月16日至20日,市食品安全和饮用水安全督导组随机抽取我市各城区同一档次的农贸市场,对其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进行督导检查。此次共检查食品销售类经营门店15家,餐饮服务单位20家,水产、生鲜肉经营商户14个,登记台账43条,下达督导通知单4份。
马村区农贸市场存在无证经营现象,个别商户的经营环境和卫生状况较差。
示范区芦堡农产品批发市场内,食品经营商户无证经营现象较多,食品经营门店卫生条件差,物品摆放混乱。从业人员存在无健康证或健康证过期现象。不少商户的营业执照和许可证没有在营业场所显著位置悬挂等。购、销台账和进货查验制度等落实不到位,一些商户没有建立产品购销台账,存在没有进货票据、产品质量合格证明等问题。
中站区金瓯农贸市场内,食品经营商户无证经营现象普遍存在。一些水产经营户超范围经营华英鸭血、牛肉丸、鱼丸等预包装产品,存在经营“三无”产品和过期产品现象。
山阳区宏光农贸市场熟肉区经营环境和卫生条件差,没有设置防蝇、防蚊、防尘等设施,熟肉等没有在冷柜内存放,不具备经营熟肉的条件。经营门店从业人员存在无健康证或健康证过期现象,营业执照和许可证没有在营业场所显著位置悬挂。市场内食品经营商户无证经营现象普遍存在。水产类产品没有建立进货查验记录制度,经营水产的商户普遍没有进货票据、水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检验报告资料等。
解放区中州农贸市场经营水产品的商户问题较多。市场内水产商户没有相对独立区域,经营场所卫生条件差,地面污水现象普遍,没有隔离宰杀,落实清洗消毒制度不到位,存在交叉污染现象。市场内食品经营商户无证经营现象普遍存在。食品经营门店卫生条件差,物品摆放混乱。从业人员存在无健康证或健康证过期现象,营业执照和许可证没有在营业场所显著位置悬挂。水产类产品没有建立进货查验记录制度,经营水产的商户普遍没有进货票据、水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检验报告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