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边传来的是广播里播放的悠扬乐曲,映入眼帘的是美丽乡村的靓丽画卷,田野里麦浪滚滚,水泥路宽阔整洁,商业街人来人往,公交车穿村而过,乡亲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意。这是日前记者在示范区苏家作乡苏家作村耳闻目见的景象。
为让群众过上幸福富裕的日子,苏家作村两委班子经过科学论证,将全村划分为粮食生产区、蔬菜种植区、牲畜饲养区、商品市场贸易区和企业发展工业园等区域,陆续开办4家集体企业。后来,随着企业改制,该村于2000年利用郑常路穿村而过的区域优势,建起占地200余亩的工业园,现在已有11家企业入驻,年产值达2亿元,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村民富裕了,村干部就寻思着加强村里公益事业建设,建成了4栋教学楼和高标准的幼儿园、敬老院、老年活动中心,并建立了4个文化休闲场所,安装了200多套健身器材。为了改善村内环境卫生,该村还修建了16个垃圾中转站,每天都有保洁员及时清运垃圾。
为了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建设文化强村,该村提供活动场地、音响设备,组织大家参加广场舞、现代健身舞、秧歌等文体活动,经常参加活动的村民超过2000人。此外,该村敬老院的软、硬件设施在当地也是数得着的,使老人能够安度晚年。
守护乡村传统文化,弘扬民间艺术。该村以龙凤灯舞传承为重点,经常组织开展各种民间文艺活动。苏家作龙凤灯舞于2007年被命名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被命名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9月,苏家作龙凤灯舞参加第十二届省运会开幕式演出。该村利用这一文化瑰宝,组织商业演出,制作手工艺品,举办展览会等,将文化强项变成商业强项。
“我们村自2010年以来,把实施‘一村一品’工程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有效促进了全村特色产业的形成及村民收入的增加。在当前新的形势下,发展‘一村一品’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举措,是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手段。今年年初以来,我们村优化发展环境,完善发展机制,提高发展质量,拓展发展空间,促进‘一村一品’向纵深发展,推动产业富村、企业带村新格局的尽快形成,夯实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该村党总支书记毋启富说。
该村先后荣获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文明村、省级先进基层党校、全省“五好”村党总支、省级先进村委会、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称号,村民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