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州市莫沟村作为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中国北方村落,近来声名鹊起,吸引了全国摄影名家的目光,因为它拥有许多土得掉渣的宝贝——窑洞。窑洞这种穴居式民居,莫沟村自古就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们已全部搬出窑洞,乔迁新居。已经废弃的土窑洞何以“起死回生”?关键在于孟州市的决策者有一双慧眼,善于透过表象看本质,以保留乡村风貌、乡土味道为出发点,发现、抢救、挖掘身边的文化宝藏;更在于项目建设部门有超强的执行力,切实贯彻了在窑洞修复、传统民居改造及新建筑中充分融入窑洞文化符号、突出体现窑洞文化特色的要求,真正做到了化破败为神奇。如果没有决策者的慧眼和建设者“点石成金”的巧手,莫沟村会“淹没”在无数中国北方村落之中,继续普通下去。
英雄所见略同。孟州市的决策者在乡土气息、老家味道上做文章,解放区的领导也将目光聚焦于一座寺。这座寺即灵泉寺,位于解放区健康产业园区,多年来偏处一隅,默默无闻,其实却是始建于西晋的千年古寺,为焦作地区建造较早并至今存续的佛教寺院之一。解放区计划以灵泉寺等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景点为载体,结合民间传说,打造文化产业园,留住美丽乡愁。其实,发现、挖掘身边本不起眼的文化宝藏,最终做大做强的景区不乏先例,像占地面积约30公顷的江苏无锡灵山大佛景区,最早即发端于灵山脚下的千年古刹祥符寺,如今景区已发展成为江南佛教文化的代表性丛林,并将国务院批准的全国1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之一的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涵盖其中。
遗憾的是,人们往往对身边看上去普普通通甚至“灰头土脸”的文化宝藏熟视无睹,既不发掘,也不珍惜,任其自生自灭。据《焦作日报》报道,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山阳故城遗址保护不力,存在遗址设施遭破坏、古城墙上有人种植蔬菜、建设控制范围内私搭乱建等问题,让人痛心。
中华文明数千年,各地都有尚未发掘但颇具价值的历史、民居、民俗等文化宝藏,像千里马期待伯乐一样,期待慧眼识珠之人去发现、保护、利用。希望各地胸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之志的领导干部,都加入“淘宝”的行列,把身边的文化宝藏挖掘、利用起来,让焦作涌现出更多老家莫沟似的杰作,为美丽焦作建设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