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观察侏罗纪恐龙的生活吗?你想了解神奇的“普氏摆”吗?你想参与机器人的制作体验吗?这些,在解放区的各个社区科普体验馆都能实现。
近年来,解放区围绕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不断健全机制、完善设施、壮大队伍、丰富活动,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科普之路,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不懈的努力换来喜人的成果,日前,解放区被命名为首批2016~2020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区,成为我市各县市区中唯一获此荣誉的县区。
围绕目标 合力推进
实地翻阅这本“创建之书”,解放区在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的道路上,步伐铿锵有力,全区上下在创建中经历了一次科普的洗礼。
该区成立了由区主要领导挂帅、区科协牵头协调、部门和街道联动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解放区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实施方案》《解放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并建立了考核激励和表彰制度,做到思想上重视、舆论上支持、行动上配合。
该区坚持群众化、社会化、制度化、经常化的创建思路,做好“示范创成亮点、亮点建成典型、典型带动示范”的顶层设计,使创建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科技讲师团、科普工作队、青少年课外活动辅导员、科普宣传员和科普志愿者等科普队伍,活跃在解放区的大街小巷、社区楼院,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联动、左右呼应的科普工作体系。
科普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足额拨付,科普专项经费、人均科普经费随财政收入的增长逐年增加。
科普宣传 特色鲜明
科普之旅,也是发现之旅。在解放区,科普的种子抽出绿芽,也孕育着未来的希望。
全力打造基层科普阵地,该区建成了9条科普街、4个科普教育基地、30个科普画廊、80多个科普宣传栏;建成社区科普活动站、科普学校和科普图书室各24个,各社区科普图书室藏书都在1万册以上。
充分发挥科普基地作用,定期组织家长、学生到市森林公园、河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馆等科普基地进行体验,每年接受教育的人数在2万人以上。
重视社区平台作用,该区建成了少儿科技体验馆、社区科普活动室、国家青少年科学工作室等科普阵地,进一步激发了社区居民和广大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主题活动丰富多彩,该区通过创建“五好文明家庭”、开展绿色教育行动和创建全国青年文明社区等一系列活动,倡导崇尚科学、相信科学、热爱科学的社会风尚;设立了“科技活动周”,开展了纪念“全国科普日”等宣传活动,大力宣传生态环保、低碳绿色、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
分类普及 全民参与
科普,唤起了青少年的科学梦想,带给了群众生活的启迪,也激发全社会的创造热情。
围绕培养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和动手动脑能力,该区大力开展“科技夏令营”“小制作、小发明”等校外科技活动。两年来,全区中小学生共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大赛奖项20余项,市级奖项35项。
该区通过科教进社区、科技下乡等活动,积极开展居民科学素质教育普及工作,先后举办了健康保健、防震减灾、食品安全、生活常识等科普培训,共培训居民3万余人次。
该区建立了企地科普专家联席会议制度,引导企业建立科普图书室,开展岗位技能大赛、技术创新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
截至目前,该区共有省、市级科普示范社区10个,区级科普示范社区12个,评选出社区科普示范家庭135户,建成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3所。
科普,让发展的步履更加稳健;科普,让群众的生活更加美好。解放区用事实证明:科普能催生文明之花,科普能迸发巨大能量。 解 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