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自川渝的2000名大学生为了减压,在某旅游景区内展开了“西瓜大战”,1小时砸掉西瓜重达1吨。该行动引起网友热议,不少网友质疑,通过砸西瓜的方式减压是否合理,1吨西瓜被砸太浪费。活动举办方某旅游公司称,相关活动系调节气氛,“西瓜大战”并不浪费,解决了当地西瓜的滞销难题。对此,您怎么看?
【观点1+1】
@幂不可言的爱恋lu:这样的减压方式太任性,食物是大自然的馈赠,1小时砸掉西瓜重达1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砸西瓜后将西瓜吃掉,也可以选择将西瓜运送到当地福利院给孤儿过六一,给他人带去快乐自己也能收获快乐,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水晶小草:“西瓜大战”浪费的西瓜虽说有人埋单,也确实解决了滞销的难题,但从国家能源消耗与环境保护的角度而言,农作物的种植、收获、运输、销售等环节不可避免地会造成环境污染与资源的消耗。为何减压项目不找些能反复使用的材料来代替西瓜呢?
@雨中漫步2A:西瓜从栽苗到上市要经过瓜农的很多付出和辛劳,就这样被大学生们以所谓的减压浪费掉了,确实可惜。作为消费群体的大学生,应更加珍惜瓜农的劳动成果。对像砸西瓜、撕书本等不文明的减压方式,学校也应及时制止,引导学生采取更加文明、科学的方式来减压。
@绿叶-蝉鸣:砸西瓜减压,不可取。既浪费了美食,又污染了环境;既给游客出行带来了不便,又给环卫工增加了工作量。大学生不妨利用滞销的西瓜,做善事行义举,既解决了西瓜滞销的难题,又帮助他人品尝到了美食,更快乐了自己,无形当中也为自己减了压,岂不美哉!
@落雪怎无痕:记得西班牙有个西红柿节,每次都有数万人参加。这次大学生砸西瓜如果真能达到减压的目的,也无须上纲上线、说三道四。
@Miya_犯二的兔子薇:有需求就有市场。“西瓜大战”活动首先有效缓解了大学生的压力,对情绪进行了疏导,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其次,活动解决了当地西瓜滞销问题,给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最后,通过活动策划,某旅游景区吸引了人气,提高了景区知名度。一石三鸟,为“西瓜大战”点赞!
@不知潇湘在何处:这场“西瓜大战”对解决当地的西瓜滞销问题确实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却破坏了环境,也助长了不良的风气,用砸西瓜的方式来减压毕竟是浪费,这种减压减的往往不是压力,而是理智。
@三七锦:不论是商业炒作还是照搬国外某些活动的情节,鉴于国情有别,这样的大肆浪费活动都不值得赞赏。
【下期话题】
培优咋成了“中不溜”
几年累计花费近12万元,先后为儿子报了17个培优班,湖北武汉的徐女士最近成为全国家长议论的焦点。3年前,徐女士的“着急式”培优,让5岁的儿子成了幼儿园小朋友眼中了不起的“神童”:他提前学完了小学二年级的知识。然而,升入小学后,孩子的成绩不断下滑,变得“中不溜”。徐女士失落又着急:“耗费这么多心血,真的白搭了?”她的教子之道引发争议。有人表示理解,更多的人则是质疑。对此,您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王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