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学习实践 上一版3  4下一版
爱哲学学哲学用哲学 大力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
焦作市2015年度社科优秀成果获奖名单
提升认识 明确任务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6 年6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爱哲学学哲学用哲学 大力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哲学社会科学重要性的认识,大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习近平总书记在5月17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要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习近平总书记主要从三个方面深刻地阐释了当前哲学社会科学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第一,我们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的大发展。第二,强调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的重要指导意义。第三,必须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提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回顾了人类社会科学发展的历史,从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来,从霍布斯的《利维坦》,甚至更早的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开始,一直讲到我们今天。一方面展示了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广博的学识;另一方面,他也给我们社科研究者提出了任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要有战略、二要有思想、三要有系统性。要把马克思主义放在整个哲学社会科学的传统当中,作为一个系统性的理论来看。

  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高到全新层次

  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体现了非常宽阔的历史视野。他指出,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资源,包括我们党的任务、建设、改革的一些政策策略。第二是中华文明几千年的优秀传统。第三是西方社会科学的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倡导我们从宽阔的历史视野出发,把三个重要方面交融在一起,从融会贯通的角度把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提高到一个全新的层次。

  指出“两个不可替代”

  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核心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特别指出。发展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为何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他认为,这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强调“三个体现” 谋划整体思路

  如何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一套完整的建议。

  在思路上,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要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三个体现”:一是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二是要体现原创性、时代性;三是要体现系统性、专业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极其繁重的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特别强调,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各方面力量协同推进。要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是知识分子密集的地方,要把这支队伍关心好、培养好、使用好。要提倡理论创新和知识创新,鼓励大胆探索,开展平等、健康、活泼和充分说理的学术争鸣。

  不忘本来 吸收外来 面向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强调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观点,就是要善于融通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和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不忘本来,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这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哲学社会科学要正确引领社会思潮,发挥马克思主义阵地的作用;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深入研究和阐释;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吸收外来,要求我们既要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又要学习和借鉴一切外来的优秀文明文化。经验证明,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为我们党所掌握,并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获得成功,关键就在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我们要努力做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使二者互为作用、交相辉映,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面向未来,要求我们必须把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面向未来,就是要清醒认识世情、国情、党情,根据时代发展变化的要求,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发现新矛盾,解决新问题。特别是要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为党和国家的决策服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

  (均据人民网)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