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怎么建,规划先行。记者了解到,我市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规划具有明晰的信息、金融、品牌等现代农业发展目标。
总体思路:以焦作特色主导产业为基础,以“科技兴园、产业强园、特色立园”为理念,按照“集群创新、联盟共建”模式,以优质超高产小麦、“四大怀药”及精深加工为重点,着力打造“三产融合、产城一体、文明生态”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将焦作建成全国重要的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转移)集聚基地和具有显著地方特色的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基地,成为国家中原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区和协同创新示范区。
总体目标:通过3年建设,将园区建成为布局合理、特色主导产业鲜明,管理经营体机制完善、经济效益和示范带动效应明显的现代农业科技园区。
科技创新目标:
一是打造焦作现代农业升级版,建成国内知名的农业体制机制创新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转移)高地。
二是建立农作物良种育繁推一体化种业科技集团(基金)公司,创建全国优质超高产小麦良种育繁推一体化先进市,打造中国优质小麦第一品牌。
三是建立“四大怀药”和中药材公共研发平台,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四大怀药”科技产业基地,打造中国“四大怀药”之都。
四是完善电子商务及涉农信息服务平台,建成全国领先的“互联网+农业”科技服务示范区。
产业发展目标:
一是建立小麦良种繁育基地核心基地50万亩,建立小麦高产创建基地100万亩。建成国内最大的优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市和全国粮食整建制高产创建示范市。
二是建立“四大怀药”标准化示范种植基地4万亩,建成国内领先的“四大怀药”标准化繁育种植基地和信息化管理示范基地。
三是建立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重点开展智能温室立体高效种植生产示范,建立绿色有机蔬菜标准化示范基地2万亩。建成6个相对集中连片、产业布局合理、要素高度集聚、循环清洁生产、三产联动的市级都市生态休闲农业观光园。
四是经过3年建设,建成面品、怀药、乳品、果蔬、调味品、饮品等6个创新型农业产业化集群,形成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的创新型农业产业化集群3个、50亿元以上的创新型集群2个。
带动区域农村发展目标:
通过焦作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和示范,形成一批科技含量高、示范作用明显、市场竞争力强、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到2019年,园区建设示范带动农户50万户,吸纳农民工就业5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万元。示范带动全省经济转型、探索“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
园区建设具体分三期规划,至2019年预期完成建设目标是:核心区年产值达到50亿元,示范区年产值达到120亿元,辐射区年产值达到180亿元。
园区主导产业创新升级规划指明了创新路径:
一是重点发展主导产业。
(1)优质超高产小麦种业。依托焦作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联合河南怀川种业公司、河南平安种业公司、博爱联丰种业公司等我市大型骨干种业公司,组建焦作市农作物良种育繁推一体化大型种业集团联盟,开展优质超高产小麦新品种选育、良种繁育、示范推广,建成一个区域性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打造中国优质小麦第一品牌。
(2)“四大怀药”特色产业。以焦作大学四大怀药工程技术中心和河南省四大怀药院士工作站为基础,联合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河南伟康实业有限公司、保和堂(焦作)制药有限公司、焦作市健国怀药有限公司等知名药企,建立“四大怀药”和中药材公共研发平台,建设全国规模最大的集科研、生产、加工、营销为一体的“四大怀药”特色种植园和中药现代化科技创新产业基地,打造中国“四大怀药”之都。
(3)绿色有机蔬菜产业。主要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进行技术升级、为食品精深加工提供基础原材料。重点抓好博爱县国家级蔬菜标准化示范县建设,突出抓好高效蔬菜标准化园区建设和节能日光温室反季节蔬菜生产,进一步提升4个农业部蔬菜标准园和1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科技创新水平,引进国内外蔬菜生产先进技术,开展集成创新,建成国内领先的立体高效种植生产基地和绿色有机蔬菜标准化示范园区。
二是发展关联产业升级。
(1)冷链速冻装备与物流。重点依托河南千年冷冻设备有限公司制冷研发团队,重点解决目前国内食品冷冻冷藏设备能耗高、自动化程度低、速冻技术落后、占地面积大、制冷剂不环保等问题,开发国内一流速冻、物流装备。
(2)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以面品、怀药、乳品、果蔬、调味品、饮品6大创新型农业产业化集群为特色,依托我市6个国家级、39个省级、125个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通过引导企业开展协同创新,建成河南省乃至全国知名的农产品精深加工特色产业基地,打造焦作传统优势农业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