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里,地处距中国万里之遥的西非,我们对这个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的认知,多半来自于媒体的报道:环境恶劣、战乱频仍、民不聊生……
北京时间6月1日,这个西非国家的名字再次闯入我们的视线,因为一个令世人感到震惊和悲伤的事件及一曲痛彻寰宇的挽歌。
当日4时50分许,联合国马里多层面综合稳定特派团加奥营区遭到袭击,造成一名中国维和人员牺牲、四名中国维和人员受伤。
事后,“基地”组织北非分支“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通过网络发布消息,宣称制造了这起袭击事件。
后经确认,牺牲的中国维和英雄名叫申亮亮,第十六集团军某部上士,原籍温县温泉街道西南王村,时年29岁。
申亮亮所在的我国第四批赴马里维和部队,共有成员395名。他们经过23个小时的长途飞行,于马里当地时间5月26日10时抵达马里首都巴科马国际机场,随后转乘联合国专机飞往加奥任务区执行任务。
此次稳定团遇袭地马里北部城市加奥,是马里的第二大城市,被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称为“联合国最危险的任务区”,近三年来已有70多名维和军人遇袭身亡,约300人受伤,高居同期联合国全球各维和任务区之首。
噩耗传来,国内某网络媒体率先发布这一消息之后,山河为之动容,国人为之泪下。“最伟大的是军人,最可爱的是军人,无论在什么年代,他们都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尊重”“英雄男儿一路走好,为维护世界和平,全世界都不会忘记”“战友请一路走好,愿你的忠魂佑我中华迎难而上、斩妖除魔,敬礼!”……数以万计的网友纷纷留言缅怀英雄,并用自己的方式转发了英雄罹难的消息。
军方随后发布消息,叙述了爆炸前后的诸多细节。爆炸发生前,申亮亮正在二号营房值勤。看到一辆不明车辆加速冲向营区时,他立即向作战值班室报告。短短几秒钟后,飞驰而来的汽车撞上营地外围的防御墙,爆炸随即发生。在紧要关头,申亮亮奋力推开身边的战友,不幸牺牲。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一句万般无奈的宽慰言语,怎能抚平承受丧子之痛的父母心,正如镌刻在诺曼底登陆战场墓碑上的那句话:“世界在这里失去一个军人,而他的母亲在这里失去的却是整个世界!”
在申亮亮家中采访,为避免让失去儿子的父母再次受到伤害,记者并未主动提及太多问题。“盖房子、娶媳妇,给俺生孙子,他一个都没兑现!”申亮亮的母亲杨秋花自言自语般的呢喃,却让在场的人无不泪流满面。
已经从军11年的申亮亮,明年便可转业回家了,在刚刚过去的春节还带着女朋友回家探亲。“等亮亮转业,我们马上就结婚”,温柔大方的准儿媳一句承诺让她浑身是劲儿,开始准备儿子的婚礼。“亮亮结婚的东西俺妈基本上准备齐了……”搀扶着母亲的申亮亮的姐姐申海霞失声痛哭。
哭声引来申亮亮父亲申天国的不满:“哭啥哭,咱孩儿为国捐躯是咱家的荣光,亮亮在家没给家丢人,参军没给部队丢人,维和没给国家丢人,我骄傲!”可在场的人都看到泪水在他眼中打转。这位62岁的老人,年轻时想参军报效祖国却因故未果,便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儿子帮他实现了梦想,却也成了他心中永远的痛。
前来慰问的第十六集团军某团政治处主任万鑫对申天国说:“你为国家培养了一个好儿子,他给部队、给国家争得了荣誉,你应该骄傲!”
万鑫说,申亮亮2005年应征入伍后的第五年夏季,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遭遇洪水,申亮亮和他所在的部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他跳进齐腰的洪水中救人,表现出人民子弟兵爱人民的大无畏精神。申亮亮还在自己QQ空间里的一篇日记中详细记录了这次行动的经历和自己内心的感受:“吉林市永吉县遭遇洪水,我们第一时间来到受灾现场。当时还在下着暴雨,马路上的水已经没过膝了,有的地方甚至齐腰深了……现在还有好多人被困,安全的人有的在找寻亲人,有的在哭泣,有的在求救……长这么大我第一次感到自己很无能,恨不得变成巨人,把他们都解救出来,少受痛苦!面对一个个无家可归的人,我的心好痛,那些场面我这辈子都忘不了……”
“这已经是申亮亮第二次申请赴马里执行维和任务了。鉴于他多年来的优异表现和扎实的业务能力,才让他执行这次艰巨而又神圣的任务。”万鑫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
申亮亮的小学班主任、中学老师、街坊邻居、同学好友闻讯而来,无不扼腕痛惜。“亮亮上学时成绩倒是一般,但人老实本分,诚实善良,是个热心肠的好孩子。”今年72岁、申亮亮的小学班主任王红梅说。
街坊邻居对申亮亮评价最多的是:有礼貌,无论见到谁,都热情上去打招呼;懂事儿,大家都喜欢自家孩子和亮亮玩;热心肠,农忙时看谁家地里需要帮忙就去搭把手。
“今年春节,亮亮在家待了10多天,每次见我都问村里发展情况怎么样。”西南王村党支部书记胡东兴说,“亮亮这孩子是我看着长大的,从小就老实本分。春节吃饭,他和我谈了好几个小时,说他转业回来不到城里上班,就来村里当个村干部,建设家乡。”
慰问的人群络绎不绝,只有躲在房间角落的申亮亮的哥哥申明明暗自抽泣、一言不发。人群散去,看着日渐憔悴、精疲力竭的父母,他跪在父母面前放声大哭:“爸妈你们别难过,弟弟为国捐躯,还有我给你们养老送终。”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