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米多高的垃圾清走了,我今后下夜班再也不用因害怕这儿难走而绕路了。”6月2日上午,家住孟州路上的王女士谈及自己上下班必经的孟州路南段,掩饰不住自己的喜悦。
一段时间以来,孟州路(丰收路至映湖路段)形成了一个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偷倒处。日积月累,使得该路段垃圾有两米高,环境恶劣,车辆行人通行不便。尤其是夜间,一些野猫野狗经常在附近觅食,一些女士根本不敢独自行走,附近房子也越来越难往外租。“双创”开始后,经过王褚街道组织人力、物力、财力,清走了垃圾,铺平了道路,附近居民终于能正常出行了,房子也能租出去了。
如今,在王褚街道,很多地方都与孟州路南段一样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士林村南头,以前是一个无人管理的建筑垃圾偷倒处,垃圾遍地,现在此处建筑垃圾被清理干净,并进行了绿化,成为村民一处休闲地,村民对此交口称赞;南水北调政二街跨渠桥周边曾经一直是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偷倒点,天一热蚊虫乱飞,老鼠乱窜,气味难闻,“双创”开始后,该街道出动铲车、挖掘机、运输车辆,共清理垃圾近300车,周边环境大为改善。
“这一切的改变都得益于我市的‘双创’工作,‘双创’让我们痛定思痛,下决心从改善生活环境做起,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王褚街道党工委书记郜东海告诉记者,2008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始在该辖区实施,该工程横贯辖区东西,沿线由于土地已被征用,产生很多管理空白区,因计划在沿线建设绿化带,所有南水北调沿线均为待拆迁区和控规区,均无法进行大的建设,基础设施均为上世纪90年代水平,并且形成许多垃圾偷倒点。与此同时,辖区丰收路以南由于地处城乡接合部,许多路段也成为偷倒建筑垃圾和餐饮垃圾的地方。“但这些困难不是我们拖全市‘双创’后腿的理由,再难我们也要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真正改善辖区环境质量,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郜东海说。
据了解,市“双创”督导会召开后,该街道立即召开班子成员会和各村(社区)书记会,层层传导压力,把问题一一建立台账,明确整治要求和标准,明确各村(社区)书记为第一责任人,每日进行通报,对逾期未能按台账要求把问题销号的进行责任追究。同时,街道机关人员对分包路段、分包片区内台账落实情况进行宣传督导;组建“双创”工作夜巡队,每晚对辖区内容易偷倒垃圾的地段进行巡逻,对发现偷倒垃圾的行为进行现场处置。同时,还设立“双创”公众微信号,鼓励居民参与督导,发现问题并发送到公众号,街道核实后视情况给予5元至1000元奖励。
截至目前,该街道共出动人员80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万余份,清理垃圾500余车,粉刷墙面1.2万平方米,平整地面1600平方米,建设围墙200余米,设立围挡护栏200余米。①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