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仅4岁的江西上饶信州区女孩雯雯(化名)从1岁零3个多月开始,便跟着父母徒步旅行,前往的多是山区和边境地区。只要在外跋涉,雯雯每天平均要走15公里,最多时一天要走30公里。雯雯的父母说,不打算让孩子上幼儿园,在上小学以前会继续走下去。此事一经传播便被众多网友热议,雯雯也被称作“年龄最小背包客”。对于这样的“磨砺教育”,你如何看?
【观点1+1】
@清秀小丹:每个人的成长轨迹不同,我们必须相信特例的存在。“最小背包客”生长的环境就是与爸妈一起徒步走天涯,只要孩子没觉得身体不舒服,就说明是适合的。相信他的爸妈也会考虑孩子的身体状况,不会以牺牲孩子身体为代价。这样的“磨砺教育”有其特殊性,不具有普遍意义。
@奥格了:这种“磨砺教育”虽然奇葩,但是也未尝不可,孩子没有意见,家长能够陪伴左右,我们没有必要上纲上线,说三道四。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觉得这种教育会让孩子终身受益的。
@暖暖小月儿:“磨砺教育”必须考虑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不能因为磨砺而让孩子的身体出了状况。众所周知,走山路特别损害膝盖,何况还是那么小的孩子,家长必须要对此有科学的认识。不让孩子上幼儿园,会让孩子缺失一部分同龄人应有的生活乐趣,所以,父母什么事都替孩子做主,并不恰当。
@单建华江苏:对小孩进行一定的历练是有益的,但要把握好度。难道童年的一切可以用徒步代替吗?这样的教育方式真对小孩好吗?尊重规律,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做家长的不能替孩子做所有的决定。
@芳心云天:适合的就是最好的。“磨砺教育”既能锻炼孩子的意志和韧性,又能增加父母与孩子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没什么不好;让孩子和父母一起徒步旅行、实行“磨砺教育”,只要孩子乐意、是快乐的,我看行。同时,由于孩子年龄小,正是孩子长身体的阶段,作为父母一定要及时给孩子补充营养增加能量。
@阿七若丹: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但对于一个幼儿来讲却未必如此,而且这种不断“走下去”的生活方式对孩子来说也未免太单调了,其实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更重要,孩子的生活更需要丰富多彩。
@晓平王:“磨砺教育”固然重要,但切忌走极端,要符合孩子的年龄和身心发展规律。无论采取什么方法,关键要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利,别让他们“肩上的背包过重了”。
【下期话题】
中学名人雕像
成考生“许愿墙”
6月6日,广西南宁,一年一度的高考在即,南宁市第三中学的考生在小纸片上写上关于金榜题名等许多类似吉祥的语句,粘贴在校园内“思考者”、孔子、牛顿等名人的雕像上,并在雕像前烧香或供奉苹果、糖果等物品,祈求金榜题名,考上理想的大学。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