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时事·综合 | 社情民意 上一版3  4下一版
防汛减灾要警钟长鸣
标题新闻
北京与曼彻斯特开通直航
听听有关部门负责人和政协委员怎么说
夸夸公交车司机马师傅
图片新闻
博爱县老年自行车队 活跃城乡获点赞
图片新闻
通告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6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又到毕业之季 就业还是创业
听听有关部门负责人和政协委员怎么说
本报记者 张 冬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近年来,随着国家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相关政策的出台,大学生自主创业不断升温。大学生就业有何困难?是应该创业还是就业?今年5月上旬,市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专家学者深入武陟县、解放区、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实地了解商务公司、孵化创业基地运营情况,走访高校师生、考察劳动力市场,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我市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并召开协商座谈会,就制约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瓶颈问题进行梳理,精准助力大学生就业创业。

  “现在,我们正在考虑出台‘10万元+30万元’的政策,年限也准备从2年延伸到4年。”市人社局副局长李水说。“10万元+30万元”的政策,指的是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无息贷款政策。我市目前的政策是对每名创业者提供1年10万元的无息贷款,到期后再续1年,一共2年。而考虑出台的新政策是在此基础上再续3年,另外还可以贷30万元的商业用款。

  创业不是说走就走的旅行

  近年来,共青团焦作市委先后开展“就业启航·点亮梦想”和“创赢青春·成就梦想”两项活动。“创业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有了外界的支持,不代表就能创业成功,也并不意味着让所有大学生都去创业。通过对团市委连续举办的三届创业大赛参赛项目进行梳理,我们发现,大学生创业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不接地气;二是过于随意;三是布局分散。”说起创业,共青团焦作市委书记郭晓黎深有感触地说。

  他建议,要加强在校期间创业指导,高校将创业教育纳入学生培养方案,引导大学生找准创业定位,鼓励有创业热情和创业能力的学生,以专业创新为基础进行理性创业;建立有针对性的创业平台,帮助大学生选择符合本地实际、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优质创业项目;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活动,鼓励和支持开展创业竞赛、创业沙龙、创业项目等大学生创业活动,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提升创业空间的服务水平,对全市各类创新创业载体进行评估整合,围绕产业集群、城市发展、青年特点等状况,规划创业空间布局,加强时尚文化与创业载体的有效融合,吸引创业大学生入驻。

  作好从基层做起的心理准备

  “不是每一名大学生都适合创业,大部分人还是要靠就业。”市妇联副主席金丽艳说。她一直关注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曾组织召开过3次女大学生就业专题座谈会,探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容易遭遇性别歧视,许多单位不愿招录女生,担心女生就业之后马上就面临怀孕、生育等问题,影响岗位工作的连续性。特别是国家二孩政策放开以后,对女性就业的冲击更为严峻。部分女生就业观念存在偏差,满足于生活现状,缺乏吃苦精神,对就业岗位比较挑剔,缺乏从基层做起、从偏远地区和条件艰苦的岗位做起的心理准备。”金丽艳分析说。

  金丽艳建议,一是提供政策支持,提高整个社会对于女性的认识,营造良好的就业氛围。二是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就业岗位。政府要加大服务力度,采用经济手段,合理消化女性用工成本,促使用人单位为女大学生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全面促进女大学生就业。三是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招聘制度。反对就业歧视,引导和帮助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择业观,鼓励女大学生降低就业标准,选择先就业再创业,避免盲目性的创业,减少失败概率,降低失败风险。

  人才培养要更接地气

  “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则是不少企业招不到合适的员工。”市政协委员、焦作师专科研处处长尚国营说,“近年来,我市相继引进了天津药业、国药集团等制药企业。而我市高职教育没有一个成熟的专科层次的药剂专业为相关企业服务,与企业需求极不匹配。所以,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应该是政府主导、重心前移。”

  尚国营建议,市有关部门要与高校定期会商专业建设与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组织专家积极开展市高校专业建设评估会诊,引导和促进我市各个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发展;鼓励高职院校按照产业、企业的生产要求,制定适应产业、企业需要的课程标准,开展订单培养;进一步完善我市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人才培养模式;借鉴“供给侧”改革的理念,对生源不好、就业率低的专业,逐步推行“关停并转”,节约教育资源。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