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型毒品的泛滥,青少年日益明显地成为最容易受到这类毒品侵害的高危人群之一。由于年轻人精力充沛、追求新奇、寻求刺激,非常容易受到这类新型毒品的诱惑和俘虏。许多青少年出于好奇或者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开始接触毒品,毒贩们也经常采用各种招数诱惑孩子们吸毒。警方归纳青少年吸毒诱因,主要有以下五个:
1.无知好奇。一项调查表明,在青少年吸毒者中,80%以上是在不知道毒品危害的情况下吸毒成瘾的。抱着“找一下吸毒的感觉”“抽着玩玩”“尝尝新鲜”“我只想知道吸毒是怎么回事”“吸一口不要紧”等心态,在毒品面前放任自己的好奇心,就好比在悬崖边抬脚试崖底有多深一样危险。
2.上当受骗。有不少青少年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毒贩诱骗而吸毒。毒品贩子为了掩人耳目,同时为了“以贩养吸”,往往设下一些陷阱拉人下水。这些陷阱有花言巧语、请客吃饭、诱骗食用掺有毒品的食物和饮料等。
3.追求享乐。有些青少年认为吸毒时髦、气派,是高档消费和富有象征。他们不知道还有什么能满足个人享受了,带着“好吃的也吃过了,好玩的也玩过了,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水里游的,只要有卖的,只要能吃的,差不多都见识了,得,抽就抽点儿吧,也不枉来世上一遭”的念头尝试毒品。可这一抽,就把父母辛苦积攒的家业很快抽光,并搭上自己的健康和生命。
4.逃避现实。一些青少年由于父母离异、家庭缺少温暖、学习压力大、师生关系紧张、高考受挫以及待业等不顺心的事情引起精神苦闷、情绪低落,想以吸毒麻醉自己。这种混沌的心态,只能使自己搭上死亡的快车。
5.逆反心理。有些青少年在受到家长忽视、冷落之时,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期盼得到家长的关注。家长不让他与那些有不良习性的青少年玩,他偏要赌气与那些素有劣迹的青少年厮混在一起,一起吸烟、喝酒乃至吸毒。
因此,我们需要利用社会各种资源,通过培养青少年的优良品质和精神来预防新型毒品滥用,引导青少年追求有意义的人生目标和健康生活方式,拒绝毒品,远离毒品。
高武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