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警务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侦破系列入室盗窃案
中站警方:多举措防范电信诈骗犯罪 焦南警方:出重拳打击涉黄涉赌犯罪
省公安厅督导组莅焦
考生高考前丢失身份证 民警半小时办好临时证
侦破一起校园盗窃手机案
温县公安局倾力服务高考赢赞誉
加强青少年预防毒品教育
侦破一起盗窃文物案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6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强青少年预防毒品教育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随着新型毒品的泛滥,青少年日益明显地成为最容易受到这类毒品侵害的高危人群之一。由于年轻人精力充沛、追求新奇、寻求刺激,非常容易受到这类新型毒品的诱惑和俘虏。许多青少年出于好奇或者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开始接触毒品,毒贩们也经常采用各种招数诱惑孩子们吸毒。警方归纳青少年吸毒诱因,主要有以下五个:

  1.无知好奇。一项调查表明,在青少年吸毒者中,80%以上是在不知道毒品危害的情况下吸毒成瘾的。抱着“找一下吸毒的感觉”“抽着玩玩”“尝尝新鲜”“我只想知道吸毒是怎么回事”“吸一口不要紧”等心态,在毒品面前放任自己的好奇心,就好比在悬崖边抬脚试崖底有多深一样危险。

  2.上当受骗。有不少青少年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毒贩诱骗而吸毒。毒品贩子为了掩人耳目,同时为了“以贩养吸”,往往设下一些陷阱拉人下水。这些陷阱有花言巧语、请客吃饭、诱骗食用掺有毒品的食物和饮料等。

  3.追求享乐。有些青少年认为吸毒时髦、气派,是高档消费和富有象征。他们不知道还有什么能满足个人享受了,带着“好吃的也吃过了,好玩的也玩过了,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水里游的,只要有卖的,只要能吃的,差不多都见识了,得,抽就抽点儿吧,也不枉来世上一遭”的念头尝试毒品。可这一抽,就把父母辛苦积攒的家业很快抽光,并搭上自己的健康和生命。

  4.逃避现实。一些青少年由于父母离异、家庭缺少温暖、学习压力大、师生关系紧张、高考受挫以及待业等不顺心的事情引起精神苦闷、情绪低落,想以吸毒麻醉自己。这种混沌的心态,只能使自己搭上死亡的快车。

  5.逆反心理。有些青少年在受到家长忽视、冷落之时,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期盼得到家长的关注。家长不让他与那些有不良习性的青少年玩,他偏要赌气与那些素有劣迹的青少年厮混在一起,一起吸烟、喝酒乃至吸毒。

  因此,我们需要利用社会各种资源,通过培养青少年的优良品质和精神来预防新型毒品滥用,引导青少年追求有意义的人生目标和健康生活方式,拒绝毒品,远离毒品。

  高武剑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