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新媒体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旅游年票助您清凉一夏
上周本报最受关注微新闻公布
焦作地区政务微信排名
图片新闻
微博直播送英雄
公 告
招 租
公 告
“摇号入园”戳中公共服务软肋
高考志愿“大数据”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6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话题】
高考志愿“大数据”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高考过后,考生和家长即将面临志愿填报“大考”。从去年开始,我国全面实行平行志愿录取投档以后,许多考生和家长对填报哪所大学、哪个专业更加“拿不准”了。在这种背景下,高考志愿咨询服务应运而生,“大数据帮你填报上好大学”之类的广告比比皆是,部分“一对一”咨询价格更是一路被炒至数万元的“天价”。对此,有人说商家挣巧钱,还有人说存在即合理。你怎么看?

  【观点1+1】

  @晓平王:大数据能算出一定的填报规律,但是没有办法算出考生的喜好,所以这些高考咨询服务只能作为参考,不能作为依赖,考生应该选择自己喜欢的和适合自己的。

  @z531312762:高考志愿咨询抓住考生及家长心理,用看似专业的解说来迎合考生及家长。其实,孩子上哪所大学,家长应该根据孩子考试结果及兴趣、爱好,让孩子学有所乐、学有所成。

  @刚柔v:大数据作为参考是可以的,毕竟它还是有一定的科学性。当我们的家长和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不知所填、拿捏不准时,不妨参考一下大数据,再结合自己的实际,说不准真能选对一个好专业。

  @雨中漫步2A:高考志愿大数据虽然能为考生分析出一定的填报规律,但不可盲目轻信,其实很多的数据并不一定适合自己,对此家长和考生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切不可既花了大价钱,又没有选到适合自己的专业和理想的学校,那就得不偿失了。

  @唉妮儿:不管大数据多么全面真实,它都只代表过去,并不能预测未来。相反,如果大家都去求助于大数据,很容易造成某些院校报考人数异常,乃至形成志愿“撞车”的现象,这样反而得不偿失了。所以,填报志愿要结合自己的兴趣、所喜欢的城市及分数理性填报,不要盲目相信商家。

  【下期话题】

  “裸条”借贷

  日前,有网友爆料,有人通过一款熟人间网络借贷平台,提供“裸条放款”,即进行借款时,以借款人手持身份证的裸体照片替代借条。当发生违约不还款时,放贷人以公开裸体照片和与借款人父母联系的手段作为要挟,逼迫借款人还款。一些女大学生通过“裸条”借贷惹上麻烦后,被吐槽“没脑”;也有人认为是网络借贷平台缺乏监管,让一些不法之徒有机可乘。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王水涛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