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郑军、李振旺)近日,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民政部等六家单位联合授予市中级法院民二庭“全国老年法律维权工作先进集体”光荣称号。
近年来,该庭认真落实《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健全涉老案件工作机制,以开展关爱“三留守”人员专项活动为载体,依法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氛围,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开辟涉老诉讼绿色通道。该庭推行“全程保姆式”涉老案件审理流程,对困难群体主动提供法律援助,依法对其减、缓、免缴诉讼费;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实行上门服务,现场开庭;在送达方式、排期开庭和程序选择上尽量缩短时间、简化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今年年初以来,该庭通过涉老绿色诉讼渠道,共审结涉及赡养、交通事故、继承、保险、健康权等案件296件,涉案标的1996.8万元。
创新“三位一体”工作法。对涉老案件,秉持“让法官多跑路、当事人少跑腿”的原则,构建起以“诉调对接、巡回审判、普法宣传”为核心内容的“三位一体”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新机制。在公园、敬老院等老年人集中的地方举办各种宣传活动,宣传《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继承法》《婚姻法》等涉老法律法规,现场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对于审结的涉老案件注重回访,督促义务人履行法律义务。
创建涉老案件大数据。该庭对近3年来涉老案件的基础信息登记造册、分类管理,建立数据库,存储承办法官、当事人、案件类型、立案时间、审理周期、结案方式等信息,创建涉老案件“大数据”平台,综合统计分析,找出规律,指导办案。
搭建助老案件大舞台。由党委主导、法院牵头联合成立11个保护“三留守”人员维权协调组织,联合各乡镇人民调解员、人民陪审员及村干部等力量对案件进行多层级调解,说理说法并重,力求案结事了。今年年初以来,该庭审结的296件涉老权益保护案件,被告全部主动履行义务。
构建老年维权大网络。该庭与老年协会、关心下一代协会、民政、教育、妇联等部门联合构建起一个保护“三留守”人员的维权网络,信息共享,共同维权;在工作中创新“一访三帮”工作机制,对所有涉及此类案件的留守人员进行家访送温暖,了解其家庭状况,找准症结所在;帮助留守老人解决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问题。
由于出色的工作,该庭被评为全省法院关爱“三留守”人员活动先进集体,2名法官被评为全省法院“三留守”活动先进个人,一起涉老保险合同裁判文书被省高级法院审委会确定为指导性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