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金融之窗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举办主题演讲比赛
强化管理优化服务
召开“两学一做”专题学习会
建行焦作分行以创新为翼助力我市快速发展
“绿色存折”
“裸条”借贷
“水源地泡脚”个人小恶乃文明大殇
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
“移动银行”上门服务
工行焦作分行营销旅游年票成效显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6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话题】
“裸条”借贷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日前,有网友爆料,有人通过一款熟人间网络借贷平台,提供“裸条放款”,即进行借款时,以借款人手持身份证的裸体照片替代借条。当发生违约不还款时,放贷人以公开裸体照片和与借款人父母联系的手段作为要挟,逼迫借款人还款。一些女大学生通过“裸条”借贷惹上麻烦后,被吐槽“没脑”;也有人认为是网络借贷平台缺乏监管,让一些不法之徒有机可乘。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晓平王:“裸条”借贷毁“三观”,借贷学生无知无畏,放贷人无法无天,有关部门不能熟视无睹。

  @雨中漫步2A:大学生作为纯消费群体本身不具备还款能力,为避免不谙世事的大学生被使用“裸照”恐吓、威逼等极端方式催债,一是要加强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多向他们普及金融、网络安全知识,理性进行借贷;二是对不良网络借贷加大监管力度,引领日趋火爆的校园网络借贷走合法化、规范化经营之路。

  @幂不可言的爱恋lu:“裸条”借贷的借款人认为在规定限期内还上钱这笔交易就结束了。其实,放贷人手握的“裸条”本身就是一颗名副其实的“定时炸弹”,随时可以将借款人的个人隐私公布于众。借款容易,个人名誉受损重建难,且借且珍惜。

  @北宁老头儿:首先这种借贷方式无论是从伦理道德,还是法律法规方面都存在漏洞,一旦出现违规行为,消费者权益根本无法得到保障,难以维权。另外,对于这样的借贷业务会增加女性这一弱势群体的不安全性,给不法分子带来可乘之机,所以大家还应选择正规途径予以借贷,剔除侥幸心理,以免上当受骗。

  @唉妮儿:“裸条”借贷的滋生一方面是因为学生涉世不深,考虑不周,不知道借贷会带来怎样的后果;更重要的原因是平台缺乏监管,这样见不得阳光的借贷方式根本就不应该存在。净化网络环境不应该只是一句口号,相关部门应重视起来、行动起来,杜绝网络诈骗、网络犯罪的发生。

  @水浒故事杂谈:所谓“裸条”借贷,其行为本身就是不合情理、涉嫌违法的错误行径。作为一个有正常思维能力的人,面对这样的荒唐诱惑,心中自会有一个清晰而正确的判断,理所当然地予以回绝。

  @奥格了:用裸照借款不但影响信贷行业形象,更是一种失人格辱尊严的举动,希望女大学生能自重自尊自爱,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借贷,也希望我们的监管部门能严厉打击这样有失公序良俗的借贷行为。

  @阿七若丹:且不说这种网络借贷平台合法性如何,单就这些女大学生通过“裸条”借贷的行为本身就已经把自己的人格和尊严踩到了脚下,这绝不是智商、情商的问题,而是一个人的修养品行问题,可谓是“自作孽,不可活”!

  【下期话题】

  该不该劝退“熊孩子”

  近日南京琅琊路小学威尼斯水城分校的门口聚集了40多位家长,他们的孩子都在三年级某班就读,家长们集体维权,提出了给孩子调换班级或者要求班上一名男孩退学的要求。家长们说,这个班上有一名男生非常顽皮,经常搞恶作剧,也因此让不少孩子受伤。有的孩子被他打过很多次,有的孩子被他咬伤。而这名男生除了搞恶作剧,上课时也经常到处乱跑,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这样的“熊孩子”该不该劝退?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王建新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