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6月,不少地区迎来夏季高温期,高温津贴也进入发放时间。目前,全国至少已有28个省份明确了津贴发放标准。而本月,全国范围内也将开展用人单位遵守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法律法规情况专项检查,高温津贴发放情况被列入其中。
(据《北京青年报》)
高温津贴钱虽不多,却能让在高温下的劳动者们感受到温暖,但是这点福利在不少地方却成了“空头支票”,劳动者们只能望“贴”兴叹。老问题长年得不到解决,户外工作者在阳光下暴晒,心却凉透了。
通过媒体报道我们不难得知,高温津贴仅限于“纸上权益”的用人单位不在少数,特别是一些农民工所在的施工单位,高温津贴基本都是镜花水月;而且,还有一些单位发放高温津贴搞变通,发放毛巾、肥皂等取而代之。这些都是高温津贴执行不到位的具体表现。
这所反映的深层问题是:企业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漠视、唯利是图的私心,更存在着政府相关监管部门不作为的情况。同时,也有劳动者维权意识淡薄的原因。
首先,一些用人单位为了节约投入,不择手段克扣员工利益,有的企业长时间拖欠员工薪酬,有的企业不给员工缴纳养老保险等,如此一来,正常的福利待遇都难以保障,更何况高温津贴呢?企业不发,员工无奈,就算是发,发多少也是企业说了算。其次,政府相关监管部门存在监管缺失,对一些企业姑息迁就,并没有通过严厉的处罚为企业戴上金箍。长此以往,企业就会变得更加肆无忌惮,以各种形式和理由逃避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第三,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早已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但是不发高温津贴似乎已成为全行业的潜规则。一些劳动者维权意识淡薄,不敢拿起法律的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益,一些人甚至片面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反正也没多少钱,要是因为高温津贴没要到反而丢了饭碗,那就太得不偿失了。
总之,高温津贴不能有名无实,应当丝毫不打折扣地发放到每一位高温工作者手中,社会各界也应该尽力为那些在高温中出力流汗的劳动者争取这项应得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