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原文钊)如何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农村改革,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面对这一挑战,我市将如何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积极做好农村各项改革工作?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市将进一步突出问题导向,把握改革要求,扎实推进相关工作,充分释放农村各项改革效应,为加快推进我市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注入新动力。
“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是今年我国农村改革工作的重头戏。为做好该项工作,我市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鼓励农民围绕市场需求进行生产,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小麦、“四大怀药”、食用菌、无公害蔬菜等特色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为市场提供更加丰富的农产品。
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是增强农村内生动力的重要保障。为进一步做好该项工作,我市将继续做好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的扫尾工作,建立市级农村土地承包信息应用平台,巩固确权登记颁证成果;抓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在温县、沁阳市等省级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加快建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搭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并结合各地实际,完善交易机制,建立农村资产资源评估体系,充分发挥平台作用,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贷款业务;稳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合作制改革,按照省委要求在各县市区选择1~3个村开展试点,边实践、边总结,为全省探索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农村经济运营新机制探索路子、积累经验、当好榜样;加快推动房地一体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登记颁证工作。
目前,我市农村金融发展滞后,制约农业生产、农村发展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扭转,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是迫切之需。对此,我市进一步加强农村金融保险服务,强化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发展的激励举措,综合运用财政税收、货币信贷、金融监管等手段,推动金融资源向“三农”倾斜;继续深化与省农开投资担保公司合作,建好、用好、管好农民合作社贷款担保平台,不断完善银行和担保公司合作机制,总结经验,力争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农村金融服务模式,破解“三农”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继续推进县级农村信用社改制,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力争全市6家县级农信社达到农商行组建标准。
作为全省唯一的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我市将进一步加快推进温县改革试验区建设及其他方面的改革,继续下大力气抓好各项改革试点工作,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争取在现代农业建设、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业科技创新、农村金融改革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尽快取得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果。同时,我市还将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的统一部署,继续深化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做好小型水利工程的运行管护工作;稳步推进林权抵押贷款;扎实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分类改造基层供销社,加快社有企业转型升级和集团化发展。①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