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导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示范区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示范区大力发展革命老区村级集体经济
“四个着重”抓禁烧
党旗引领集体经济快速发展
鼓励外出青年返乡创业
阳庙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示范区重拳整治“双创”重点部位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6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创新化解困难 用发展解决问题
示范区大力发展革命老区村级集体经济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讯(记者郭树勋)近年来,示范区大力发展革命老区村级集体经济,66个老区村中约有一半发展了集体经济,仅去年以来,就有9个老区村消灭集体经济空白,分别是文昌街道辛庄村、姚郭庄村、李屯村、新安镇、朱庄村,阳庙镇杨庄村、马庄村、阳邑村,宁郭镇石庄村。

  《中共焦作市委焦作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壮大革命老区村级集体经济的意见》于2014年8月28日下发后,示范区紧紧围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这一目标要求,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硬任务,纳入整个经济发展规划,常抓不懈,一抓到底。该区成立了相关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明确专人负责,构建责任网络,同时细化各项目标任务,加强对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帮扶工作,完善领导包村联系制度,积极、有效地推行领导挂村、部门帮村、富村带穷村等多种工作方法,严格督查考核。该区还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明确项目,量化目标,纳入年度考核;把包村党政干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情况纳入工作实绩考核,并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示范区针对老区各村的特点,充分发挥各村的自然资源优势,建设特色经济强村,实现农村经济由传统数量型向特色质量型的转变。各职能部门通过以商招商、利用闲置厂房招商等有效措施,着力在招大引强上取得新突破,加快老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让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同时积极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出资、出力、出策略,全力帮扶。区农业部门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各种技能和经营管理服务。区财政部门安排农村道路建设及养护资金2185万元,安排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项目扶持资金100万元,安排百千万农民创业创新行动经费42万元,安排家庭农场补助经费20万元。区党工委组织部门组织开展驻村帮扶活动,成立多个驻村帮扶工作队,引导村组干部拓宽视野、发挥优势,瞅准种植、养殖业发展集体经济,从而形成了“各打各的优势仗,各唱各的经济戏”的良好局面。

  鉴于多数老区村都存在基础设施落后、种植品种单一、集体经济匮乏的问题,示范区从解决老区村道路质量低劣、饮用水困难、广播电视入户率低等问题入手,着力改善农田水利设施、农村医疗卫生条件等,鼓励和支持发展第三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努力提高老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辛庄村依靠土地流转,成立共利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设以葡萄、苹果为主的1200亩绿色生态观光园,并建成一座储存量为2000吨的恒温库,预计今年销售收入2500万元、人均增收1.2万元。姚郭庄村、李屯村、新安镇、朱庄村主要经济来源为土地租赁费,年收入都在20万元以上。

  目前,示范区正从解决制约集体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入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走综合开发之路;注重发挥“经济能人”的带动效应;大胆尝试,把现代企业制度引入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强化村集体对土地资源的统筹管理;帮助困难村“体外造血”,进而努力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当地实际相结合、与增加农民收入相结合、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相结合,用创新化解困难,用发展解决问题。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