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树勋
走进文昌街道辛庄村,映入人们眼帘的是这样一轴美丽画卷:道路平整,街道整洁,绿色生态观光园果实飘香……
该村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目前该村集体经济的支柱——绿色生态观光园已投资1500万元,2014年、2015年仅秋季葡萄初产销售收入就达180万元,人均增收2700元;今年,葡萄、苹果进入盛果期,预计人均增收1.2万元。
抓党建,夯实发展基础
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村级党组织是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核心力量,村班子是否坚强有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关系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进程。
辛庄村位于文昌街道西南部,东临东苑路、西临山阳路、南临南洋路、北临黄河路,全村共有131户650人,村两委干部5人,党员干部19人。一个村班子整体素质如何,影响全村的发展。在班子建设上,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乔虎妮带领两委成员注重突出一个“合”字,着力打造能人型团队。工作中,遇到不明白的问题,班子成员相互沟通、虚心请教;遇到涉及群众切实利益的问题,班子成员共同研究、民主决策,不搞“一言堂”,形成一种团结和谐的氛围和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在示范区有关部门和文昌街道党工委的指导下,该村研究制订了党建工作3年规划,组织开展了创建“五好”党支部等多项党建重点工作。在抓好班子建设的同时,该村在打造一支过硬的党员队伍上下功夫,采取技能培训、现场观摩等方式,提高党员干部的致富本领和带富能力。全村大小事务严格贯彻实施“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在村级重大事项处理方面实行领导班子集体决策和群众实时参与的制度,充分发挥群众智慧和班子的整体能力,增强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并及时在党务公开栏内公开。
该村坚持把政治素质高、头脑灵活、有文化、会经营、善管理的年轻村民作为培养重点,优先发展经济能人和创业青年入党。几年来,累计发展35周岁以下党员6名,为村党支部增添了新活力。针对无职党员不能、不愿、不会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问题,该村党支部建立了无职党员分类设岗定责制度,让他们在村部改造、村庄建设、环境整治、技术推广等工作中争当先锋、做出表率。
促经济,提供民生保障
辛庄村是革命老区村,过去没有集体经济,村民收入低。乔虎妮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大胆尝试,并拿出自己多年做生意积攒的数百万元供村里使用。2012年5月,该村注册成立焦作市共利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500万元,发展绿色生态观光农业。2012年,该合作社整体流转全村土地。目前,通过扩大规模,该村绿色生态观光园面积已达1500亩,成熟标准园1200亩。去年秋季,这里的葡萄初产,供不应求,人均增收9000元。今年,葡萄、苹果进入盛果期,预计年销售收入2500万元,年利润可达600万元。去年,该合作社还投资350万元建成一座储存量为2000吨的恒温库。截至目前,该村绿色生态观光园总投资已达1500万元。
该合作社在经营管理上采取共同经营、集中管理、按股分红的原则,实行供苗、生产、管理、技术服务、销售“五统一”;在种植上采取套种模式,于2011年10月从山东烟台引进红提葡萄、无核“红宝石”葡萄等新品种;在技术管理上专门从山东聘请多名技术人员全年、全程指导果树种植,提供技术服务,并在种植、管理、技术、销售等方面分包地块、分管到人,形成了“地块有人管、种植有人干、技术有人帮”的网格化管理新格局。村民在合作社打工挣工资,实现家门口就业。
乔虎妮告诉记者,目前,绿色生态观光园整体设计已经聘请上海一家著名设计院来完成。据初步规划,5年内,绿色生态观光园面积将扩大到3000亩,育苗区、温室大棚、垂钓中心等内部配套建设完成,形成规模化种植,打造一个集旅游、休闲、采摘、环保于一体的绿色生态观光园;建成水果批发市场和果品包装厂,带动周边农村发展多元化经济,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科学规划村庄建设,实现村庄城镇化。
保民生,促进和谐稳定
辛庄村对村委大院进行建设装修,除两委办公室、会议室外,设有党员教育活动室、图书室、群众文化活动室等,添置办公桌椅,满足全体村民培训、开会、文体活动等方面的需要。在抓好村部硬件建设的同时,该村注重在软件建设上下功夫、求实效。一是规范服务内容。在“一站式”服务大厅设立事务办理、政策咨询、党建群团、民事调解、创业指导等服务窗口,每个窗口都列出服务清单,明确服务事项,目前共确定办理和代办事项50多项。二是健全服务机制。建立了村干部坐班值班、延时服务、限时办结等制度,村干部农闲时全员坐班,农忙时轮流坐班值班,全面满足群众服务需求。现在,村民们都说,村部改造后,不仅整洁、透亮了,而且办事也方便多了。
该村紧紧围绕改善居住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开展工作,村内1600米道路及进村600米道路全部硬化,实现村村通、户户通;全村安装路灯50盏,完成村庄道路亮化工程;积极实施卫生改厕工程,农户卫生改厕率超过80%;建成一个水站,全村131户全部用上安全的自来水;改造旧房7.8万平方米,新规划建房4000平方米;村内外道路两旁栽植绿化树,村民庭院内外栽种各种树木、花草、蔬菜,扩大绿化面积。
今年,该村还准备加大美丽乡村建设力度,重新整修村内道路及部分进村路,使村内绿化再上台阶,在观光园内修建立式观光走廊等。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通过两委班子和广大党员群众的共同努力,该村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村民腰包鼓了,生活质量提高了,干劲更足了;村里树多了,路宽了,环境更整洁了……而今,意气风发的两委班子正带领广大村民,向更新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