瞪羚是一种善于跳跃和奔跑的羚羊,业界通常将高成长中小企业形象地称为“瞪羚企业”,一个地区的“瞪羚企业”数量越多,表明这一地区的创新活力越强,发展速度越快。这个生发于中关村的名词,正成为科技型高成长性企业的代名词。
我市有一些“瞪羚企业”,依靠自主创新掌控了行业核心话语权,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以风神轮胎、中内配、多氟多、佰利联、江河纸业为例,这类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强,有深厚的科技储备,受经济下行的影响就较小。反观那些“核心力量”不强、没有科技储备的企业,市场“风调雨顺”时还有饭吃,一旦“风云突变”就会朝不保夕。
企业创新,归根结底是要修炼“内功”,自己不掌握核心技术,就只能永远跟在别人后面吃剩饭菜。
尽管这些年我市科技创新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不容回避的是,与先进地区比,与周力地市比,我市科技创新的能力仍然滞后。近五年来,我市企业研发经费平均比重仅为0.2%左右,远低于国内500强企业的1.1%投入水平。2015年,全市高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仅为5.2%,全市工业产品多处在产业链的前端、价值链的低端,附加值偏低、竞争力不强。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创新驱动引领,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是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要义,是焦作实现发展动力转换的唯一路径。支持创新就是支持发展,谋划创新就是谋划未来。我们有深厚的产业基础作为科技创新的沃土,有条件也有能力在创新发展方面走在全省前列。
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支持生物医药产业、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产业加强产品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重点发展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等,鼓励与国内外一流科研院所、行业领军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将这些产业打造成我市新的支柱产业。
要着力加强科技储备。我们一方面要加大财政对科技的支持力度,继续实施好创新券、科技贷款贴息等制度,发挥好科技大市场、科技银行的作用,促进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集聚;另一方面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企业普遍建立科技投入长效机制,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立高水平的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对建成国家级、省级重点研发中心或实验室以及获得科技奖项和发明专利的,各级财政要给予相应奖励。
要营造良好创新氛围。加快融入“郑新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尽快研究制定支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政策措施和鼓励科技创新的奖励办法,鼓励科研人员创业创新,在全市营造加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