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我市召开全市工业大会。会议强调,工业是实体经济的核心,是焦作振兴的根基,是财税收入的主要来源。当前,我市正处于爬坡过坎、转型攻坚的紧要关口,新常态下,焦作的发展能不能爬坡上坎、行稳致远,首当其冲看工业。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必须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把发展工业作为头等大事、放在首要位置,把领导力量向工业倾斜,把工作精力向工业集中,把工作重点向工业转移,重振工业雄风,真正让工业在焦作跻身全省“第一方阵”的进程中打头阵、唱主角、挑大梁。
6月17日,我市召开全市工业大会。会议强调,工业是实体经济的核心,是焦作振兴的根基,是财税收入的主要来源。当前,我市正处于爬坡过坎、转型攻坚的紧要关口,新常态下,焦作的发展能不能爬坡上坎、行稳致远,首当其冲看工业。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必须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把发展工业作为头等大事、放在首要位置,把领导力量向工业倾斜,把工作精力向工业集中,把工作重点向工业转移,重振工业雄风,真正让工业在焦作跻身全省“第一方阵”的进程中打头阵、唱主角、挑大梁。
过去靠工业起家,现在靠工业当家,将来还得靠工业发家。诚哉斯言,既是总结过去,更是展望未来。
焦作的工业曾经有过辉煌,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财政收入均居全省第三位。在我市工业发展史上,有两个阶段不得不提:一是“七五”“八五”时期,即1986~1995年,我市抓住改革开放的政策机遇,重点发展了风神、中轴、制动器、中内配、中铝、焦作电厂等一批企业,同时涌现一大批乡镇企业,奠定了工业发展的基础;二是在2001~2008年,抢抓全球制造业流向中国的机遇,确立了“工业强市”理念,较早迈出转型发展的步子,创造了工业经济腾飞,经济实力进入全省前三、跨入第一梯队。
尽管近年来受经济危机和资源枯竭影响,但是我们始终坚持工业强市战略,工业经济仍取得了较好发展,呈现出六个特点:对GDP和税收贡献大;企业特别是上市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较多;产业门类较全、集群集聚度较高;经济外向度相对较高;有一支脚踏实地的企业家队伍和一大批高素质产业工人;发展工业的氛围较为浓厚。这些,既是我市工业发展的基础和优势,又是今后的潜力所在,更是我们的底气!
新常态下,我市工业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如何抢占新一轮发展“快车道”?答案是: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以工业转型升级为主线,着力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促转型,推动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为重新跻身全省“第一方阵”提供有力支撑。
第一,稳定工业增长,夯实发展基础。工业是全市经济的大头,工业稳则经济稳。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的情况下,必须把稳定工业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细抓实各项举措。
第二,调整优化结构,加快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河南行动纲要》确定了未来10年我省聚焦发展的12个重点产业领域,这也是焦作未来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方向。我们要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扶持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进一步调整存量、优化增量、做大总量、提升质量,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工业转型升级。
第三,实施创新驱动,增强发展动力。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创新驱动引领,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是焦作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要义,是焦作实现发展动力转换的唯一路径。推动焦作工业经济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首要位置,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加快适应和引领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释放“乘数”效应,为工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源。
第四,扩大开放合作,拓展发展空间。开放招商是决定焦作前途命运的关键抉择,是焦作发展的生命线。实现焦作工业转型升级,仅靠自身“滚雪球”发展,既难以稳增长、保态势,又无法实现调结构、促转型,必须借助外力、充分利用外部资源。要进一步明确招商重点,创新招商方式,确保招商成果,筑牢发展载体。
第五,优化企业服务,创优发展环境。服务企业就是服务生产力。要进一步优化审批服务,强化企业服务,加强企业培训。
加快建设经济转型示范市,靠的是工业;实现跻身全省“第一方阵”目标,靠的是工业;创造焦作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靠的还是工业。全市上下要保持昂扬向上的精气神,凝聚砥砺奋进的正能量,多鼓争先之劲,多求进位之效,不断开创工业发展新局面,让焦作在河南振兴中更加出彩。
王 言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本报记者王正义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