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保守估计,我市每年新增建筑垃圾数量为200万吨,高峰期能达到280万吨,而且这个数量呈不断增长态势。”6月17日,市政协副主席许竹英、秘书长兑恩奇带领部分市政协委员,对市城管局今年承办的“城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重点提案进行督办,市城管局局长杨廷中在座谈会上介绍了提案办理情况。
“如果不把产生建筑垃圾的症结、解决问题的措施及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说清楚,城区建筑垃圾就会长年堆存,问题永远无法解决。”杨廷中言辞恳切,大家频频点头。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市每年新增建筑垃圾数量不断增多。据了解,在南水北调、郑焦铁路工程建设以及“双违”整治中拆迁产生的一次性建筑垃圾,尚未清理的大约还有500万吨。今年市两会期间,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主任薛志杰提出关于我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建议。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是最有益的建筑垃圾处理办法。
然而,就我市来言,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管理还处于被动管理的初级阶段。一方面,建筑垃圾运输市场混乱,鱼龙混杂,一些无牌无证、套牌假牌、无资质的“黑车”在利益驱使下野蛮运输、私拉乱倒,导致垃圾“搬家”现象严重;另一方面,建筑垃圾源头管控不力,不少建筑工程对建筑垃圾缺乏妥善处理方式,怎么运、运往哪、如何处置成为管理的盲区。
座谈会前,许竹英、兑恩奇一行到焦作伟太环保建材有限公司建筑垃圾处理场、高速路口建筑垃圾堆放场、南水北调沿线建筑垃圾堆放场,实地察看了城区建筑垃圾管理情况。
为什么我市城区建筑垃圾未能有效进行资源化利用?据介绍,2010年,市城管局通过市场运作,引入社会资金,在市黄河路建设年处理能力170万吨的建筑垃圾资源综合处置利用生产企业,2013年2月一期工程建成并投用。但是,由于建筑垃圾源头管控缺失、运输市场混乱等原因,市区产生的建筑垃圾大多不往处理场运送,导致该企业自建成以来一直是处于“吃不饱、活不好”的境地,这也使得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成了一句空话。
为吃准弄清问题的根源及解决办法,市城管局做了大量工作,组织人员对城区建筑垃圾数量和分布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初步掌握了建筑垃圾的基础数据,并通过外出考察学习、结合焦作实际深入调研,分析建筑垃圾运输市场混乱的根源及成因,提出要立足当前,通过利用数字城管这一科技手段和完善出台建筑垃圾管理相关规章制度两大举措,力求从根本上解决建筑垃圾围城难题。
城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首先要解决城区建筑垃圾处理问题,而从建筑垃圾产生的源头上管控,无疑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据了解,依照《焦作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的规定,建筑垃圾处置实行“谁产生、谁负责、谁付费”的原则,实现建筑垃圾按规定时间、路线运输和处置,这就需要产生建筑垃圾的企业增强垃圾处理的责任意识,预留专项经费用于建筑垃圾的处理。
记者了解到,为加强城区建筑垃圾管理,市城管局着力加强施工源头管理,明确规定各类建设工地在开工前必须按规定设置围墙或围护,硬化出入口路面,配备车辆清洗设施,设置专门的污水泥浆沉淀池,并将相关措施落实到位。凡超载、未封闭运输和车身泥浆未清洗的车辆,一律不得驶出工地。施工单位应确定专人对施工路段进行保洁,防止渣土污染环境。
整治运输车辆。对未取得建筑垃圾运输许可证便从事建筑弃土运输的行为限期整改。对渣土运输车、散装货物车、水泥搅拌车带泥上路、擅自改变运输时间及路线、车辆未密闭覆盖运输、渣土沿途抛撒、私自处置运输等现象,一经发现立即扣押违法车辆,对所属施工单位按相关规定处以罚款。
查处乱倒垃圾行为。在市影视路、普济路黑河桥、城乡接合部等容易出现乱倒垃圾地段设卡,重点在市人民路、迎宾路、世纪路、太行路等路段充分利用数字城管对重点部门进行监控,一经发现乱倒、偷倒垃圾行为,按法律规定从严处罚。
然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涉及住建、城管、发改、工信、环卫、土地等多个部门,要想从根本上抓好建筑垃圾的管理和利用,必须创新管理手段。杨廷中建议,从政策、科技、综合利用三个层面,抓住建筑垃圾管理的源头、运输、消纳三个关键环节,积极探索建筑市场准入许可、建筑垃圾源头管控、运输市场许可经营、消纳场所专业处置的管理新模式,形成“源头控制有力,运输监管严格,消纳处置有序,执法查处严厉,道路保洁及时,管理长效有序”的建筑垃圾管理机制。通过加强政策扶持、开展专项整治、健全工作机制、加强源头管控、规范运输特许经营、扶持好终端处置、加强联合执法等一系列措施,实现建筑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建筑垃圾的管理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但当前我市建筑垃圾的利用率很低,这也暴露了城市管理的短板。”兑恩奇在听完汇报后说,“资源化利用,其实是解决城区建筑垃圾非常好的办法,关键要看有没有决心。”
“城市管理不能只靠城管部门,需要公安、交通、住建、规划等部门联合执法,加强合作,形成合力,促进城区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共同打造宜居、畅通、美丽、和谐焦作。”许竹英对市城管局的提案办理工作给予了肯定。她希望市城管部门继续做好重点提案办理工作,协调有关部门联合执法,加强协作,综合发力,促进城区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实行长效管理机制,让城市更靓丽,让群众更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