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焦作/ 山阳区·孟州 上一版3  4下一版
山阳区扎实推进环境保护综合整治工作
“民调能人”牛喜顺的故事
利用微信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山阳国土资源分局加强廉政建设
孟州市召开新城区城市设计方案汇报会
莫沟村“和睦家园大讲堂” 里的幸福分享
孟州市扎实推进秸秆禁烧工作
图片新闻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6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民调能人”牛喜顺的故事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社区民调工作是一件说起来琐碎、听起来心烦、做起来麻烦的苦差事。在近一年的时间里,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16起,避免群体性械斗事件8起,疏导化解越级上访事件15起,调解成功率在95%以上……近日,被居民亲切地称为“老牛工作室”的山阳区中星街道冯河村民调中心获得全市先进人民调解委员会荣誉称号。

  牛喜顺,就是“老牛工作室”的主人。十多年来,他怀着一颗强烈的责任心,边学边练,边调解边摸索,并逐步探索总结出“调解五法”,用冷却降温法、证据展示法、换位思考法、褒扬激励法和模糊处理法,走出了一条特色调解之路。如今的牛喜顺,已经成为中星街道一位有名气的民调能手。

  “老牛一来,事情就好办了,我们信服他……”走访中,笔者听到多名村民对牛喜顺的评价。冯河村是一个有700余户人家的大村庄。牛喜顺生在这里、长在这里,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牛喜顺对多年调解的工作可谓是情有独钟,对调解二字更是有独到的见解:“把调解二字分开理解,就是调和矛盾、解除怨气。”

  今年3月,福源小区因一位业主将一套住房同时卖给两家,引发双方发生矛盾纠纷,并招来数十名亲朋好友前来助威。随着双方矛盾的进一步升级,眼看着一场群体性械斗事件一触即发。接到通知后,牛喜顺放下饭碗,立刻赶到事发现场,用自己的身体把双方隔开:“大家先冷静,有什么事情双方可以商量解决,这么多人聚在这里也解决不了问题,我看大家还是自行散去,双方现在到村委会调解室理论吧!”在村委会调解室,牛喜顺理清事件的来龙去脉后,提出了双方都接受的解决建议,一场可怕的群体性械斗事件就这样被避免了。事后村民们说,若不是老牛及时赶到,不知道事态会怎样发展。

  平时,牛喜顺把自己的调解过程总结为 “六步走”,即调查、取证、分责、说服、协议和落实。调解工作中,他做到摆事实、讲道理,说话有理有据,让双方当事人心服口服。这得益于他养成在现场先用手机录制影像资料、取得第一手资料,以备不时之需。

  今年3月,一场大风将村民胡某家的一棵树刮倒在邻居张某家的院墙上,随时有压翻院墙的危险。张某多次上门找胡某协商解决,胡某均以没时间为由推脱。万般无奈下,张某只得带领家人去砍树,却遭到胡某的阻止,引发了口角甚至动手打架。牛喜顺立即赶到现场,先将双方的情绪稳定下来,用手机录制现场后,才就地开始调查了解事情的起因。他安抚张某一家人先回到自己院内,又对胡某进行规劝引导和法制教育,指出其侵权行为是站不住脚的,既违法又伤和气,最后帮助胡某当场将树砍掉,两家握手言和。

  凭借着这分热心肠,牛喜顺在民调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10多年,成功调解居民大大小小的矛盾纠纷1000多起,其中记录在案的就有30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0%以上。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牛向民说:“我们村里之所以这么和谐稳定,多亏了老牛啊!”

  郭建文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