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民调工作是一件说起来琐碎、听起来心烦、做起来麻烦的苦差事。在近一年的时间里,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16起,避免群体性械斗事件8起,疏导化解越级上访事件15起,调解成功率在95%以上……近日,被居民亲切地称为“老牛工作室”的山阳区中星街道冯河村民调中心获得全市先进人民调解委员会荣誉称号。
牛喜顺,就是“老牛工作室”的主人。十多年来,他怀着一颗强烈的责任心,边学边练,边调解边摸索,并逐步探索总结出“调解五法”,用冷却降温法、证据展示法、换位思考法、褒扬激励法和模糊处理法,走出了一条特色调解之路。如今的牛喜顺,已经成为中星街道一位有名气的民调能手。
“老牛一来,事情就好办了,我们信服他……”走访中,笔者听到多名村民对牛喜顺的评价。冯河村是一个有700余户人家的大村庄。牛喜顺生在这里、长在这里,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牛喜顺对多年调解的工作可谓是情有独钟,对调解二字更是有独到的见解:“把调解二字分开理解,就是调和矛盾、解除怨气。”
今年3月,福源小区因一位业主将一套住房同时卖给两家,引发双方发生矛盾纠纷,并招来数十名亲朋好友前来助威。随着双方矛盾的进一步升级,眼看着一场群体性械斗事件一触即发。接到通知后,牛喜顺放下饭碗,立刻赶到事发现场,用自己的身体把双方隔开:“大家先冷静,有什么事情双方可以商量解决,这么多人聚在这里也解决不了问题,我看大家还是自行散去,双方现在到村委会调解室理论吧!”在村委会调解室,牛喜顺理清事件的来龙去脉后,提出了双方都接受的解决建议,一场可怕的群体性械斗事件就这样被避免了。事后村民们说,若不是老牛及时赶到,不知道事态会怎样发展。
平时,牛喜顺把自己的调解过程总结为 “六步走”,即调查、取证、分责、说服、协议和落实。调解工作中,他做到摆事实、讲道理,说话有理有据,让双方当事人心服口服。这得益于他养成在现场先用手机录制影像资料、取得第一手资料,以备不时之需。
今年3月,一场大风将村民胡某家的一棵树刮倒在邻居张某家的院墙上,随时有压翻院墙的危险。张某多次上门找胡某协商解决,胡某均以没时间为由推脱。万般无奈下,张某只得带领家人去砍树,却遭到胡某的阻止,引发了口角甚至动手打架。牛喜顺立即赶到现场,先将双方的情绪稳定下来,用手机录制现场后,才就地开始调查了解事情的起因。他安抚张某一家人先回到自己院内,又对胡某进行规劝引导和法制教育,指出其侵权行为是站不住脚的,既违法又伤和气,最后帮助胡某当场将树砍掉,两家握手言和。
凭借着这分热心肠,牛喜顺在民调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10多年,成功调解居民大大小小的矛盾纠纷1000多起,其中记录在案的就有30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0%以上。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牛向民说:“我们村里之所以这么和谐稳定,多亏了老牛啊!”
郭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