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金华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推动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孵化器。”近日,市技师学院院长殷东兴对记者说。
近年来,该学院坚持“打造品牌,创建名校,实现名校配名企”的发展战略,积极探索与实践以“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企、校企双师共同培养”为主要内容的校企合作机制,形成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多元办学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毕业生与就业的无缝对接以及学院与企业的深度合作。
尤其是近3年来,该学院通过高平台、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在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学生年推荐率达100%,平均就业率在98%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超过95%;学院获得省级以上竞赛奖励的师生有100余人次;学生在国家级和省级技能竞赛中获得一等奖21个、二等奖67个、三等奖83个。
“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合不合格、是不是人才、有没有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由社会和企业来检验,只有为企业培养能力强、适应快、留得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才能实现学校的价值。”殷东兴说。
自2010年以来,该学院积极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先后与多家企业开展“定向培养”合作,在人员配置、设备投入、培训模式上实现了深度融合。例如,企业为该学院投入资金,购置设备,建设实训室,设立助学金;该学院提供师资,建立专班,定向培养。
为使每个学生将来都能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该学院以就业创业教育为重点,引导学生积极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并将职业指导和就业指导纳入教学中,通过职业指导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和综合职业能力,使其树立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的就业理念。
与此同时,该学院还定期举行职业设计规划大赛,指导学生从专业分析、个人综合分析、职业目标等方面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并邀请企业负责人和优秀毕业生前来讲课、座谈,把企业文化引入课堂,使学生了解企业、认知企业。
“未到实习期,学校就早早地帮我们与企业签订了实习协议,老师还会不定期地到企业了解我们的实习情况与生活状况,遇到问题时,老师会在第一时间为我们解疑释惑。”采访中,该学院学生如是说。
目前,该学院组建了由29家机械装备和化工类相关企业、14所职业院校加盟的“河南省机械成型技术技工教育集团”。作为集团理事长单位,该学院积极与企业开展校企职工互培、项目研发、学生顶岗实习等方面的合作,有效推动了校企共融、合作发展。
现在,新的教学环境、新颖的教学方法以及改革后引进的全新教学管理模式吸引了很多学生到该学院就读,尤其是“定单式”教育模式更是给一些家长和学生吃了一颗“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