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产业强 创新足 环境优
市发展改革委 开通招商服务热线
图片新闻
没有精气神,何谈“第一方阵”!
省委第二督导组莅焦督导扶贫攻坚工作
精准发力 动真碰硬
“时代丰碑”焦作英模人物 候选人名单及简要事迹公示
实地督导“百企帮百村”结对帮扶情况
治理北山常态化
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莅焦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6 年6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产业强 创新足 环境优
——示范区持续擦亮国家高新区名片纪实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记者 郭树勋

  天宝桓祥六面顶液压机、中轴焦矿重型成套设备、华晶科技大单晶金刚石等9个续建工业项目和正旭3D制造焦作基地、河北森博高端包装材料等25个新开工工业项目正在稳步推进,总投资96.56亿元……实力示范区持续发力,产业进一步强起来;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招才引智、招高引新,积极融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打造成以“智”为特色、省内一流的创新型特色园区……智慧示范区持续增力,创新活力进一步释放出来;

  李万城市功能区连片开发,城乡一体,统筹发展,韩公教育园区等公共服务设施、正大国贸城市综合体等商业综合设施建设,致力绿色发展……美丽示范区持续给力,城市进一步美起来。

  持续擦亮国家高新区名片,努力走在全省示范区前列,使示范区各项指标继续保持全市领先水平。今年1~5月份,示范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完成33.2亿元,增长8.5%;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预计完成146.5亿元,增长5.6%;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51.1亿元,增长17.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实现15.4亿元,增长12.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6亿元,增长8.3%,其中税收收入2.7亿元,税比73.8%。在今年刚刚结束的全省重点项目暨产业集聚区建设观摩点评活动中,位于示范区的焦作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被评为2015年度河南省二星级产业集聚区。

  产业强起来

  发展是第一要务,示范区强力打造实力示范区,让产业强起来。

  项目建设,扩大投资。今年,示范区计划实施项目163个,总投资330.35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161.6亿元。突出重大项目引领。全力服务好十大建设涉及示范区的重点工作,保障良好施工环境。强力推进千年冷冻冷链物流、明仁健康产业园等23个省、市重点建设项目,确保按时间节点完成投资计划和形象进度。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坚持好区领导分包、部门分包、周例会、责任清单、跟踪督办等制度,分包领导每周至少一次深入项目工地,协调解决问题,推进项目加快建设。强化项目谋划储备。突出抓好包装项目、争取资金工作,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建立区级项目库,谋划储备了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民生项目,形成项目建设梯次推进格局。

  工业立区,强化支撑。示范区进一步壮大主导产业。坚持对内培育、对外招商双管齐下、双向发力,做强做大主导产业。依托厦工机械、瑞庆发动机等优势企业,加快对接奇瑞集团1.0T发动机项目,培育壮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依托光源电力、华晶钻石等优势企业,加快对接中山国安火炬公司电池隔膜、电磁屏蔽膜项目,培育壮大新材料产业集群;依托蒙牛、明仁等优势企业,加快对接蒙牛集团百亿元乳制品产业集群项目,培育壮大食品加工产业集群。

  加快发展新兴产业。示范区对照中国制造2025、河南制造2025明确的战略重点,结合示范区实际,合理选择重点突破领域,引进了一批战略支撑项目,目前正在加快推进3D制造焦作基地建设,谋划推介磁悬浮电梯产业园等重点支撑项目。强化载体支撑。示范区用足、用好相关扶持政策,突出抓好国家级高新区建设,积极融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让高新区获得更多的政策红利,努力打造全省一流的创新型特色园区。

  新型业态,培育发展。示范区加快金融业发展。与中原股权交易中心加强对接合作,为企业提供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等产品和融资服务;推进科瑞森、金宇阳等3家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对接引进江苏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

  加快物流业发展。积极发展冷链、医药、汽车及零部件等专业物流,重点推进新康华高端电子物流国药集散母港、平光医药电子商务基地等项目建设。加快检验检测服务业发展。依托焦作市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检测基地、华科能源安全阀检测基地、中电特检(北京)安全技术中心,规划建设特种设备检测产业园,打造国家级检验检测技术服务平台。

  创新放出来

  示范区坚持创新驱动,建设智慧示范区。

  加强创新载体建设。示范区加快建设智谷·焦作园区、科技总部新城、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焦作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等创新载体,孵化一批创新型小微企业。用足用好国家第二批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政策,搭建科技服务平台,发展科技服务业。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今年继续落实科技创新奖励政策,积极争取科技贷款贴息、创新券等政策支持,年度财政科技投入达1000万元。加大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培育力度,盛景科技、泰鑫机械2家企业目前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复审。同时,正在培育华晶钻石、正旭科技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今年新增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0家。积极推进开放式创新。示范区支持鼓励辖区企业与大连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加强对接,深化产学研合作,对接推进焦作市985科技园项目,加快建设焦作矿山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焦作装备制造公共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促进共性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和协同创新;加强与中关村的实质性合作,积极引进一批高技术企业、高技术项目和产品。

  推进智慧产业发展。示范区加快智谷·焦作园区建设,完善了智谷·焦作园区二期建设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强力推进二期建设,启动浪潮大数据创新应用中心建设,积极创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园区。加快发展跨境电商,融入中国(郑州)跨境电商综合实验区,重点扶持阿里巴巴(焦作)跨境电商基地和韩国跨境电商平台,对接网来云商、万国优品、浙江吉茂等跨境电商平台。加快智慧政务建设,构建在线公共服务体系。建成微博、微信等政务应用新平台,运行“互联网+”民生系统;推进智慧城管建设,扩大监控覆盖面,实现全覆盖;探索社会治理互联网应用,积极推行网上信访,及时应对网络舆情。实施“互联网+”创新创业行动。健全完善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大力发展河南理工大学学生创业园、焦作科技总部新城开放式创客空间,谋划实施腾讯双创基地项目。实施“互联网+”协同制造行动。提升现有7家“两化融合”示范企业的信息化、电商化、智能化水平,支持企业开展互联网营销,推进“两化融合”;依托3D制造焦作基地,谋划建设3D打印、3D快速成型技术中心;总结借鉴千年冷冻、科瑞森等企业的先进经验,支持企业推进互联网营销,开展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试点,发展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制造,促进更多企业由产品制造商向制造服务商转型。

  城市美起来

  示范区按照“规划引领、提升完善、建管并重、多轮驱动、滚动发展”的原则,选择4.66平方公里的李万城市功能区进行综合连片开发,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0亿元,建成道路19.2公里、管网28.5公里,绿化面积38.4万平方米。

  初具规模的李万城市功能区东自迎宾路,西至普济路,南自神州路,北至滨河路,目前已经形成三大优势:一是科技总部经济迅速崛起。科技大市场、科技银行挂牌运营,移动、电信、联通等通信运营商焦作总部先后入驻,中旅银行等10家金融机构、类金融企业扎堆运营,总投资60亿元的科技总部新城吸引河南新思源电力设计研究院等50余家企业集聚发展。二是行政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市工商局、市质监局等8家市级行政事业单位陆续入驻;市环境监测执法中心、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等加紧建设;示范区行政服务大厅投入运行;拥有北大附中、同仁医院等优质教育和医疗资源,韩公教育园区正加快建设。三是商业生活设施配套齐全。汇聚建业·壹号城邦、常绿·林溪谷等10余个精品社区以及百货大楼、华联超市等3家大型商场,焦作迎宾馆坐落于此,建成10余万平方米的生态广场和2个街心游园,投资13亿元的正大国贸中心正加紧建设。

  目前,示范区进一步树立“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理念,注重服务功能升级和内涵品质建设,按照海绵城市技术标准和建设要求,着力打造集约节约、生态宜居、智慧人文的现代化李万城市功能区,让城市更智慧、运行更高效、生活更便捷。一是修通“断头路”,改造城中村,建设沁泉湖,增强城市发展的宜居性。二是加快建设环境监测执法中心、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韩公教育园区等公共服务项目,提升行政服务功能,打造优质教育资源,带动产业集聚,促进人口集中。三是加快推进科技总部新城等总部园区和正大国贸中心等城市综合体建设,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一批高档酒店、主题公园、文化旅游街区、购物休闲娱乐中心、特色美食商业街、太极怀药养生园等重点项目,打造集聚高端要素、汇聚特色资源、彰显焦作文化、配套完善、业态齐全的“城市会客厅”,建设城市发展新地标。

  坚持绿色发展,是让城市美起来的关键。示范区实施蓝天工程,推进卓林、卓立、平光制药等涉气企业深度治理;强化建筑拆迁工地、道路、工业堆场扬尘综合治理,取缔非法矿产品经营加工点,确保优良天数达标;实施碧水工程,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关停山阳路临时污水泵站,运行好中原路污水泵站,加快污水管网建设;今年新增城区绿化面积3.3万平方米,南水北调农村段绿化面积2502亩,农田沟渠林网建设及村庄社区绿化面积300亩,构建城乡生态廊道网络。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