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去年以来,我市扎实推进“百千万农民创业创新行动”,培育出一大批创效产业村、创新型企业和创业型农民,为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为了深入宣传“百千万农民创业创新行动”,市委农办与本报联手,自今日起推出《百千万农民创业创新行动》专栏,陆续报道一批创业之星、创效示范村和创新示范企业,敬请关注。
一个人要想成功,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更要有水滴石穿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怀揣梦想,敢于创新,诚实守信,懂得感恩,失败了再爬起来,就一定能够成功。
——农民创业之星感言
在华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滚滚春潮中,有一个走出田野,靠拼搏、诚信白手起家,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创业者,他就是焦作市华阳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孟庆强。初识孟庆强,他与很多驰骋商海的成功人士相比是一个小人物,但随着采访的深入,一个高大的形象在记者心中矗立起来。他说:“创业如同攀登泰山极顶,6000多个台阶,只有不懈努力,才能梦圆登顶。”
在孟庆强的创业路上,永不满足、永远追求超越自我是他最鲜明的特点,而这种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胆识和气魄则是他通向成功的内生动力。
今年48岁的孟庆强出生在修武县七贤镇桑湾村一个贫寒的山区农民家庭,父母加兄弟姐妹一家9口人住在石头垒砌的3间破房里。因家境一贫如洗,他15岁前没穿过一件新衣服,过年才能吃上一次肉,两个哥哥而立之年都没娶上媳妇,家里人却省吃俭用供他读完高中。为了让家人过上好日子,他毕业后踏上了艰难的创业之路。
1988年麦收后,为了帮助群众解决卖粮难,孟庆强和二哥东拼西凑了几个钱,买来小四轮和麻袋,走村串户收购粮食,拉到修武县五里源乡粮所去卖,一公斤能赚几厘钱,一年下来挣了2000多元。他又利用这些钱,到晋东南收购土豆,拉回来在本地卖。连连出手,收获颇丰,不满足的他要寻求更大的发展。
修武县五里源松花蛋,从元末明初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曾为历代皇家贡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孟庆强发现制约这一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是养鸭业滞后,并从中看到商机,先后奔赴浙江、湖南等地考察学习。
1994年,孟庆强学成归来,筹集4万元,在桑湾村北建起养鸭棚,从浙江买来1000多只鸭苗,办起养鸭场。随后,他又把产业链延伸到出售鸭苗和青年鸭、收购鸭蛋、加工松花蛋,规模越做越大,养鸭存栏达到1.2万只,年加工松花蛋100万枚,每年纯收入20多万元。
正当生意红火的时候,孟庆强作出一个令人不解的决定:参加成人高考,到河南轻工业学院学习。他要储备知识,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2004年,发展浪潮席卷全国,能源、建筑行业如日中天。目光敏锐的孟庆强与朋友联手,在修武率先建起洗煤厂,年煤炭经销额最高时8000多万元,年销售收入2000多万元。他瞅准国内建筑业快速发展的势头,利用焦煤集团古汉山矿大量的煤矸石,与别人联手,投资330万元收购了濒临倒闭的修武县矸砖厂,年产烧结砖7000万块,年销售收入2000多万元。
机遇面前人人平等,而机遇永远青睐有准备的人。孟庆强就是这样一个人。为了实现更大的发展,他先后参加了清华大学举办的现代企业管理总裁高级研修班和国家住建部举办的物业经理培训班。
进入新世纪,焦作市区南扩步伐加快,新商圈逐渐形成,新的发展机遇来了。孟庆强果断出手,跑到省会郑州德克士连锁店签约加盟,在焦作新城区黄金地段投资230万元开办德克士快餐店,一年经营额500多万元。
近年来,焦作房地产业蓬勃兴起,孟庆强又瞅准商机,从郑州和焦作业界招聘人才,涉足物业管理领域,先后承接焦作国税、地税、焦煤集团等近10家办公楼和住宅区物业管理服务,仅此每年为地方政府贡献20多万元的税收。
焦作机动车以每年2万辆的速度增加,停车会越来越难。今年4月,孟庆强承包了东方红广场人防工程,兴建了拥有200多个车位的大型地下停车场。
一人创业圆一人的梦,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圆的是中华儿女的小康之梦。为了共圆小康梦,孟庆强以自己的微薄之力,扶持带动更多人共同创业奔小康。办养鸭场时,为了让更多的人创业致富,他把自己从浙江、湖南拉来的鸭苗和自己养成的青年鸭低价卖给养鸭户,手把手传授技术,一家一户登门指导。在他的带领下,养鸭在修武形成大产业,许多农户由此走向富裕。进军物业管理领域后,他创造了140多个就业岗位,一年工资和其他福利、保险支出超过300万元。他创办的农业合作社种植面积发展到1.4万亩,从农民手里收获的订单小麦高于市场价10%,每年为农民带来增收140多万元。
“未来5年,我还要为社会创造就业岗位1000个以上,让更多人过上好生活。”孟庆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