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原文钊)入夏以来,我市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思想和理念,按照省防指“一个确保,三个不发生”防汛工作目标要求,认真准备、精心组织,扎实做好防汛抗旱准备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近日,我市召开了全市防汛抗旱工作会议,全面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责任制,对各县市区防汛抗旱工作进行全面部署,细化各成员单位职责,并将防汛抗旱责任分工予以公示。同时,我市根据黄(沁)河工程、河势及滩区变化等情况,及时修订完善了《黄(沁)河防洪预案》《黄河滩区蓄滞洪运用预案》等10个方面的预案和防汛工作方案,明确各级洪水防范措施和处置程序,提高预案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为确保防洪工程安全,我市积极开展了黄(沁)河防洪工程徒步拉网式普查,对排查出的69处水沟浪窝、145处堤身残缺、11处动物洞穴等问题进行分类处理,并制定应急度汛措施;对靠河工程进行根石探测,明确防守重点,落实度汛措施;开展汛前河势查勘,对沁河马铺段、尚香段、南王段等不利河势进行预估分析,汛期重点加强防守;对微波、程控交换机、G3移动固话等防汛专用通信设施进行检修和测试;开展河道内安全隐患排查,发现安全隐患155处,并落实监管责任单位,要求监管责任人进行限期整改。
我市各级河务部门积极开展国家储备黄(沁)河防汛物资清仓查库工作,根据防汛物资购置计划及时补充防汛物资。目前,我市各级河务部门已落实防汛储备石料27万立方米、铅丝及网片136吨、麻料35吨、袋类48万条、冲锋舟5艘、抢险照明车7辆,为防汛抢险提供了物资保障。
全面提高专业抢险队伍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是满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要求的关键。我市各级河务部门抽调50名工作人员组建起焦作黄(沁)河应急抢险队,并对抢险队员进行了传统抢险技术、大型机械抢险技术、抢险新技术等培训;选派2名抢险队员参加省局组织的特种抢险机械操作培训班;组织15名抢险队员参加了内河船舶船员基本安全培训、冲锋舟驾驶实践培训等。
为做好防汛检查和督查工作,我市以定期检查与不定期“飞检”相结合的方式,对各项防汛工作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监督检查,特别对今年防汛责任书中下达的防汛队伍和料物进行再检查、再落实,确保抢险时队伍能拉得出、料物能供得上。
为确保今年黄河调水调沙工作顺利进行,我市修订完善了黄河调水调沙预案及工程抢险预案,调整黄河调水调沙责任分工,认真落实班坝责任制、分包责任制、岗位责任制,加大对靠河工程、新修工程的巡查力度,在每处控导工程,都安排科级干部值守,并在大型抢险机械现场待命,做到查险及时、报险准确,一旦出现险情,要做到“抢早抢小”,确保防洪工程安全。①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