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导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示范区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工业大会精神
坚决抓好北山治理和环境保护
强化责任 狠抓落实 严格督导
“双创”工作“回头看”
万鑫商城环境整治见成效
示范区创立“小薇社区” 家庭医生电子化签约服务新模式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6 年6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规模扩张 机制创新 转型升级 绿色发展
示范区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工业大会精神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讯(记者郭树勋 通讯员张攀)6月21日,示范区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传达学习6月17日全市工业大会精神,研究部署示范区工业产业发展工作。会议要求,示范区要牢固树立工业强区理念,坚持项目带动,实现规模扩张;坚持深化改革,实现机制创新;坚持科技兴企,实现产业升级;坚持绿色发展,实现又好又快,不断提高工业经济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经济的比重,加快建设实力示范区,努力打造焦作重要经济增长极。示范区党工委书记李平启主持会议,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陈湘及示范区、高新区班子成员参加会议。

  李平启传达了全市工业大会精神,并就示范区具体贯彻好会议精神进行四个方面的部署:

  一是坚持项目带动,实现规模扩张。示范区要按照全市工业大会“向项目要动力、向改革要活力、向创新要潜力、向规模要实力、向绿色要持续力”的思路,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服务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突出规划引领。完善出台“十三五”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年度产业发展目标和重点工作。结合自身产业基础,进一步理清思路、精准定位,努力培育体现示范区优势的特色主导产业,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壮大主导产业。依托厦工机械、瑞庆发动机等龙头企业,对接推进奇瑞集团1.0T发动机等项目,加快推进3D制造焦作基地等重点项目,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依托光源电力、华晶钻石等重点企业,加快对接中山国安火炬公司电池隔膜、电磁屏蔽膜等项目,积极培育新材料产业集群;依托蒙牛、明仁等优势企业,对接蒙牛集团副中心项目,打造乳制品全产业链,培育壮大食品产业集群。发展新兴产业。认真贯彻《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河南行动纲要》,结合示范区实际,选择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细分领域重点突破,谋划引进一批战略支撑项目。积极推进河南理工大学磁悬浮电梯核心技术攻关,加强对外合作,加快产业化进程。改造传统产业。引导矿山机械、工程机械等困难行业企业结合市场需求,在科技研发、新产品开发上下功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转产转型、走出发展困境。狠抓项目落地。建立重点项目和招商引资协调推进机制,在对接洽谈、签约落地、开工建设、投产运营、后续服务等每一个环节落实专人服务,实施专项督查,及时协调解决审批、征地、发展环境、要素保障问题,有效提高招商引资项目合同履约率、开工率和资金到位率。

  二是坚持深化改革,实现机制创新。要扩大开放招商。重点围绕装备制造、新材料、食品加工三大主导产业,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高起点谋划一批创新型、龙头型、基地型重大项目。绘制产业招商路线图,组建产业招商团队,以现有骨干企业为招商载体,以上下游产业链企业、行业龙头企业为招商重点,深入开展以商招商。提升硬件环境。尽快完成示范区总体规划报批,加紧完善水、电、路、气、热等基础设施,有效配置土地、环境容量等要素资源,切实保障企业发展、项目建设需求。突出抓好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规划调整和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集聚区上档升级、提质转型、创新发展,争创全省“十强”“十快”“十先进”产业集聚区。优化服务环境。结合省、市政策和示范区实际情况特别是市委、市政府《关于支持工业发展的28条意见》,从支持项目建设、推进开放招商、培育骨干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强化要素保障五个方面研究推出20余条针对性强、管用可行的政策措施,吸引要素集聚,打造发展洼地。落实领导分包联系重点企业制度,树立“服务企业不能说不”的理念,想企业所想、办企业所需,“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及时、高效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和生产经营中的各类难题。强化工业经济运行监测,筛选确定若干重点工业企业,及时掌握经营情况,有针对性地搞好服务。与中原股权交易中心加强对接合作,为企业提供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等产品和融资服务;推进更多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加快设立政府引导股权基金、产业发展基金,积极参股焦作市先进装备制造业基金;提升投资集团管理运作水平,提高融资能力,探索发行企业债券;搭建融资担保、小额贷款、应急转贷等投融资平台,助力小微企业融资。严格考核奖惩。建立“安排部署、工作落实、督查推动、奖惩问责”的考核追责机制,强化督促检查、问责问效,层层延伸责任、传导压力,年终兑现奖惩,形成“以实绩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浓厚干事创业氛围。

  三是坚持科技兴企,引领转型升级。要突出抓好国家高新区建设。研究制订高新区建设实施方案,发挥国字号优势,积极融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争取国家层面的政策、项目、资金支持,努力把高新区建设成为省内一流的创新型特色园区。提升企业创新能力。落实科技创新奖励政策,积极争取科技贷款贴息等政策支持,年度财政科技投入不低于1000万元。加快建设焦作矿山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焦作装备制造公共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大力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和各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增强质量品牌意识。倡导精益求精、做到极致的工匠精神,引导企业钻主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对获得省长质量奖、市长质量奖的企业予以表彰奖励、给予更多支持。推进开放式创新。鼓励辖区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加强对接,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强与中关村的合作,力争引进一批高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人才、高技术项目和产品。建设创新载体。加快建设智谷·焦作园区、焦作科技总部新城、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等创新载体,孵化一批创新型小微企业。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力发展河南理工大学学生创业园、焦作科技总部新城创客空间,对自主创业人员实行开业补贴,鼓励支持创业创新。推进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以智能制造为核心,实施“互联网+工业”行动,培育“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开展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试点,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逐步向智能制造转型。推进制造业、服务业融合。积极推广科瑞森发展工程总包的经验和做法,推进更多企业由纯制造业向制造服务商转型,发展柔性制造、个性定制等新型制造模式,培育智能监测、远程诊断管理等工业互联网新应用,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支持浪潮云计算中心加快推广应用工业大数据平台,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推进营销精准化、生产智能化、产品个性化、制造服务化等。支持企业触网营销。发挥阿里巴巴产业带等专业企业电商平台作用,鼓励企业自建电商平台,让更多企业通过互联网拓展市场、扩大销售。

  四是坚持绿色发展,实现又好又快。要严格环保准入。加强项目审核,把好低碳节能、生态环保关口,坚决不上高污染、高耗能、产能过剩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取缔“土小”企业。综合整治,联合执法,彻底取缔38家非法矿产品加工点、12家“土小”企业,加强常态化监管,严防反弹回潮。发展绿色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引进节能环保类装备制造项目、高新技术项目;支持企业实施节能减排项目,升级改造治污设备;加强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推进涉水涉气企业深度治理;谋划建设中水回用设施,努力打造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